維西縣慶福村東山村民小組 美麗的慶福村。 ? 陽春三月,記者沿著蜿蜒的水泥路來到海拔2800多米的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永春鄉慶福村東山村民小組,只見干凈整潔的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戶,風格統一的傈僳族農家小院和村民活動場所等格外惹眼,一派新時代新房新村新景象。 走進老黨員李宗煜家,明亮整潔的客廳、廚房和衛生間內,家用電器一應俱全。談起村里的變化,李宗煜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以前出門是泥巴路,晴通雨阻,大家住的是木楞房,上漏下濕。現在的東山有了水泥路和寬敞明亮的小別墅,新房新村新生活,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東山村民小組屬易地扶貧搬遷的傈僳族村寨,有村民41戶152人。3年前,村民居住地基礎設施薄弱,人居環境較差,產業發展滯后,自然災害頻發,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 為徹底解決東山村民小組發展后勁不足的問題,各級黨委和政府緊緊圍繞“新房、新村、新景,新產業、新生活、新發展”的目標,嚴格按照“就近就便,記得住鄉愁”的原則,采取“農旅一體,產村融合”建設傈僳新寨的思路,累計投資3800余萬元改善了基礎設施,新建了43棟既能滿足群眾居住需求,又能發展鄉村民俗體驗旅游的傈僳族特色民居。 村民從低矮陰暗潮濕的木楞房搬遷到寬敞明亮的小樓房后,一改昔日的生活方式,一心一意謀發展,日子越過越紅火,房前屋后種滿了果樹,菜園里蔬菜郁郁蔥蔥。村民李向剛家種了30畝中藥材和22畝藍莓,年收入超過6萬元,家里還買了小轎車。 在慶福村黨總支第三黨支部辦公樓前,“擁護核心,心向北京”和“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標語格外引人注目。東山村民小組組長蜂秀春信心滿滿地說:“東山村民小組永遠不忘黨的恩情。我們要用勤勞的雙手,大力發展增收致富產業,過上新時代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民族簡介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福貢、貢山、蘭坪4縣及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其余分布在麗江、德宏、楚雄、保山、大理、臨滄、普洱等州(市)以及四川省的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他們多數與漢、白、彝、納西等民族相雜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傈僳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目前,怒江州境內各民族通用傈僳語和老傈僳文。 傈僳族群眾稱一年一度的年節為“闊時”。“闊時節”現已定為怒江州傈僳族共同歡度的一個民族節日,時間為每年公歷12月20日。德宏、騰沖的傈僳族群眾每年農歷二月十七日過“刀桿節”。(摘自云南民族宗教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