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勝利閉幕。 ????在為期13天的會議里,42名住滇全國政協委員在各自界別商國是、議大政,集思廣益、暢所欲言,為新時代發展諫真言獻良策。他們提交的130份提案,既帶著在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機關學校調研的“泥土味兒”,更有著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入思考——高質量發展如何實現,教育醫療衛生怎樣更加全面,美麗中國如何更動人,開放云南怎樣揚風帆……字里行間盡顯履職風采。 ????即將離開北京,踏上歸程。新時代的第一次全國盛會,給委員們留下了怎樣的記憶,又帶來了哪些收獲呢? ????記得掌聲響起時 ????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兩高工作報告、憲法修正案草案、國家監察法草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審議政協工作報告、政協章程修正案草案……今年的會議大事多、要事多,亮點更多。 ????討論監察法草案,給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云南省委主委楊鴻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次專司反腐的里程碑式國家立法。”他說,國家監察法以立法的形式,把黨對反腐敗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體制機制和取得的有益經驗做法進一步固定下來,將憲法修改所確立的監察制度進一步具體化,為保證“依規治黨”與“依法治國”“黨內監督”與“國家監察”的有機統一和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提供了法律依據。他說,“真正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代俊峰回想起在人民大會堂參會的情景,耳畔仿佛又響起現場陣陣熱烈的掌聲,“親歷中國改革與發展歷史性事件的激動、把自己融入新時代發展的自豪感,讓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代俊峰說,這些重要的議程,會前就備受矚目,社會各界都積極關注和討論。“人民群眾都更加主動地關心和參與國家大事,說明?‘中國夢’產生了強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大家對未來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滿期待。” ????在委員們看來,為政府、政協、兩高工作“點贊”的掌聲里,有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通過憲法修正案的掌聲,則體現了各族各界筑牢團結奮斗共同思想基礎,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共同意志。 ????代俊峰把會議資料一份不落地打了個沉甸甸的大包帶走。他說,“回去后先好好學習,再結合參會的親身感受開展宣講、開展調研,爭取扎扎實實提幾個反映基層呼聲的提案,幫助黨和政府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寫好今年的履職答卷。” ????記得認真發言時 ????小組討論會、界別聯組會、大會發言、全體會議,在全國政協這個民主協商的大平臺上,來自全國各地各界的聲音在一次次會議中,得到了充分地交流。雖然一些住滇委員是首次參加全國盛會,但積極發言的身影卻展現著沉著與自信。 ????每一次審議討論,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衛計委主任楊洋都會積極發言,大到健康中國如何構建,小到山區群眾怎樣便捷就醫,發言心系群眾、事關民生。她說:“讓人民群眾感覺政協就在身邊,政協委員就在身邊,需要我們每一位政協委員作出不懈努力。” ????“十三屆全國政協2158名委員能夠在新時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參與者和實踐者,不僅是榮譽更是責任。心中有人民,才能落實好中國共產黨的要求,正確地行使民主權利,做好履職工作。”在3月15日舉行的閉幕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這樣要求委員。 ????3月6日,汪洋同志參加了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少數民族界委員聯組會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怒江州副州長丁秀花關于怒江脫貧攻堅的發言引起了他的關注。他向在場委員介紹了到怒江調研脫貧攻堅的所見所聞,與丁秀花交流互動。“汪洋同志叮囑,怒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繁重,一定做好規劃,穩步推進。他還鼓勵我們堅定信心,打贏脫貧攻堅戰。” ????回憶起那天的場景,丁秀花依然很激動。她說,回去后一定要把汪洋同志的激勵帶給怒江各族群眾,按他的要求抓好貫徹落實。下一步要緊盯易地扶貧搬遷“硬骨頭”抓實工作,同時補齊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短板,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確保如期摘帽。 ????記得走上“委員通道”時 ????今年全國兩會首設“代表通道”、“委員通道”。云南的兩位少數民族女委員受邀走上“委員通道”,接受了中外媒體采訪。她們是布朗族教師張敏和普米族歌唱演員茸芭莘那。 ????張敏用職教助力脫貧攻堅的“云南故事”,為邊疆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工作者發聲。走下通道,她依然十分激動:“這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今后,我將持續關注更多民生之事、群眾期盼之事。”而茸芭莘那關于關注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呼吁,以及用普米族語言頌歌新時代的畫面,隨著國內外媒體的報道飛出人民大會堂,傳向四面八方,相關新聞在網上點擊量很高。這幾天在北京,已經有單位主動聯系和邀請她參加民族文化傳承保護方面的活動。 ????15日上午,閉幕大會前夕,茸芭莘那與幾位少數民族的女委員并肩走向人民大會堂。她說,“委員通道”讓來自不同地方、不同界別的委員釋放聲音、表達觀點,展示了一個更加開放與自信的中國。 ????要發出政協委員的“好聲音”,需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履職素質和能力。新時代有新要求,新時代有新氣象。面對十九大后的第一次全國盛會,不只“新委員”在積極學習,“老委員”也絲毫沒有松懈。全國政協委員、藏族歌唱家宗庸卓瑪,曾當選第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此次是第三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她說:“政協委員絕不止是每年十多天在北京開會的光榮稱號,更是一份責任!需要我們永遠不松懈地嚴格要求自己,懷揣一顆感恩的心,扎根基層為老百姓發聲。” ????會議落下帷幕。返回住地的大巴上,委員們交流著內心的激動,車輛到站,“我們就要回去認真履職了,明年春天再相見!”隨著告別的話語,車廂內響起熱烈的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