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中心揚風帆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國際大通道建設”“擴大國際產能合作”……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內容,讓全國人大代表、臨滄市市長張之政倍感振奮:“臨滄市要搶抓機遇,建好‘大通道’,在‘一帶一路’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位于中緬邊境的臨滄市邊境線長300公里,境內有3個國家級開放口岸、19條邊貿通道,一直是“南方絲綢之路”“西南茶馬古道”上的重要節點,云南五大出境通道之一。 然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并沒有讓臨滄人享受到“坐擁核心”帶來的便利,豐富的生物、能源、礦產、旅游等資源優勢并沒有很好轉化為經濟優勢。“五網”建設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牢牢“鎖”住了臨滄通向外界的便捷。 張之政介紹,過去5年,臨滄市全力打好“五網”建設5年大會戰,打基礎、破瓶頸、補短板、強支撐,著力構建互聯互通、功能完備、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其中,在路網方面,總體上構建以昆明(玉溪)至臨滄清水河鐵路和高速公路為“燕軀”,大理至臨滄鐵路和高速公路、臨滄至普洱鐵路為“燕翼”,沿邊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燕首”,由昆明向南亞東南亞地區和印度洋展翅飛翔的“燕型”綜合交通網絡。在航空網方面,啟動了臨滄機場改擴建,建成滄源佤山機場,有序推進孟定民用機場前期工作,開工建設鳳慶、永德一類通用機場,啟動云縣、雙江、鎮康通用機場前期選址工作;航空航線網絡布局逐步完善。“隨著這些重大項目的建成和快速推進,一個以機場、鐵路、高速、骨干道路和農村路網為支撐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正在臨滄形成。”張之政說。 “臨滄將積極搶抓全省打造‘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的重大機遇,加快發展綠色產業,提高對外輻射能力。”張之政介紹,臨滄將全面加快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臨滄工業園區、鳳慶滇紅生態產業園區、耿馬綠色工業園區等園區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企業向園區集聚,大辦食品加工,讓綠色食品加快走出去。同時,以“一部手機游云南”為抓手,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把更多游客吸引到臨滄來。 張之政介紹,在推動“走出去”方面,臨滄市積極推行“四個先行”:企業先走出去、民間民心先走出去、民族文化先走出去、地方基層先走出去,用“四個先行”把更多理念和項目帶出去、引進來。同時,充分依托邊境跨境而居的民族之間的天然感情和祖祖輩輩的情感紐帶,加強與臨滄周邊特別是緬北地區的民間交往,讓更多的人來云南、來臨滄購物、學習、旅游、養老、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