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文明委,開發區黨委,州級機關各部委辦局、各人民團體,州屬各企事業單位、省屬駐州各單位: 《迪慶州“千村文化陣地建設”“千村文體活動普及”“千村‘迪慶精神’宣講”“千村‘四美’評選”活動實施方案》已經州文明委領導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迪慶州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2018年3月15日 迪慶州“千村文化陣地建設”“千村文體活動普及”“千村‘迪慶精神’宣講”“千村‘四美’評選”活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關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農民精神風貌的通知》(文明辦〔20l7〕31號)和《中共迪慶州委辦公室印發〈云南迪慶藏區加強思想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迪辦通〔20l8〕4號)精神,進一步加強我州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讓農民群眾在共建共享中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煥發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州委作出了開展迪慶州“千村文化陣地建設”“千村文體活動普及”“千村‘迪慶精神’宣講”“千村‘四美’(最美集鎮最美村寨最美農家最美農民)評選”活動的部署安排,為切實有效推進“四個千村”活動,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要求,以補齊貧困地區精準脫貧“精神短板”為重點,以“千村文化陣地建設”“千村文體活動普及”“千村‘迪慶精神’宣講”“千村‘四美’評選”活動為載體,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精神風貌,教育引導農村群眾用黨的十九大精神筑牢理想信念,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參與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二、具體安排 (一)千村文化陣地建設 1.文體活動場所建設。通過新建或改造提升,達到“五個一”標準,即有一個文化活動廣場(或籃球場)、一個文化活動室、一批宣傳欄、一批文化墻、一套文藝器材。文體廣新部門調查摸底,總體規劃,指導推動。各“掛包幫”單位對需要新建文體廣場的村民小組按每個10萬元的標準安排資金給予支持。以分批建設、逐年推進的方式進行,每個村有兩個以下村民小組沒有文體廣場的,在2018年完成新建任務;每個村有兩個以上四個以下村民小組沒有文體廣場的,2018年至少建設2個,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新建任務;每個村有四個以上村民小組沒有文體廣場的,2018年、2019年至少各建設2個,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剩余任務。“掛包幫”單位中的州級部門承擔牽頭責任,主動與共同掛鉤扶貧的其他部門協商,擬訂建設計劃,抓好落實。對沒有州級部門掛鉤的村,各縣(市)委宣傳部、文體廣電局要專門研究安排。通過各方努力,力爭到2020年年底前,全州所有村民小組基本達到“五個一”要求。 2.“廣播村村響”行動。在已通網絡信號的自然村,探索采用多種切實可行和確保宣傳安全的技術方案,配置廣播設施設備,傳播迪慶廣播電視臺的農村廣播特別節目,并建立健全管理使用制度,有效利用農村廣播大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2018年在州縣(市)宣傳、文化部門掛鉤村委會先行試點,取得經驗后逐步推開。到2020年基本覆蓋全州所有具備網絡通達條件的自然村。 牽頭單位:州文體廣新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文體廣電局、開發區群團辦、各“掛包幫”單位、各村(社區) (二)千村文體活動普及 每個自然村組建一支籃球隊(民族體育隊)、一支文藝演出隊,每個月至少開展一次文體活動。組織作家協會、書法協會、攝影協會等編創優秀的文藝作品到貧困村巡展巡演;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和送書、送戲、送電影等活動。 牽頭單位:州文體廣新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文體廣電局、文聯,開發區群團辦、各鄉鎮、各村(社區) (三)千村‘迪慶精神’宣講 每個鄉鎮組建一支由鄉鎮干部、村“三委”成員、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組成的宣講團,各縣(市)委宣傳部按照州委宣傳部安排作出宣講計劃,每年3月、11月集中安排兩輪宣講,每輪覆蓋全州所有村民小組。 牽頭單位:州委宣傳部 責任單位:各縣(市)委宣傳部,開發區群團辦、各鄉鎮黨委 (四)千村“四美”評選 1.最美集鎮 以各鄉鎮政府所在地(含農貿市場)作為評選對象,以規劃布局美、衛生環境美、文明和諧美為主要評選標準。 規劃布局美。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鎮內生產、生活、生態功能的合理分區和服務設施合理布局。 衛生環境美。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整體衛生水平顯著提高,實現環境整潔、衛生、有序、優美,路凈、水清、氣新、燈明、樹綠、景美。 文明和諧美。鄉風樸實文明、地方文化鮮明,有足量的公益廣告,商戶誠信經營,顧客文明禮貌,沒有爭吵斗毆現象,群眾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2.最美村寨 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以村容美、庭院美、民風美為主要評選標準。 村容美。結合村寨文化特點,對村容村貌進行提升改造,實現村寨布局合理,村容整潔,環境優美。 庭院美。農戶庭院內整潔衛生,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家居整潔美觀,實現庭院凈化綠化美化。 民風美。群眾精神風貌積極向上,生活方式文明健康,制定積極向上、符合實際的村規民約并自覺遵守。 最美村寨創建以分批建設、逐年推進的方式進行。每個村有五個以下村民小組的,每年各創建1個;每個村有五個以上村民小組的,每年各創建2個。力爭到2020年,全州30%的村民小組創建成為最美村寨。 3.最美農家 以孝老愛親美、移風易俗美、勤儉持家美為主要評選標準。 孝老愛親美。注重家教、家風建設,促進家庭和睦,尊老愛幼,少有所教,老有所養。 移風易俗美。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參與黃賭毒、封建迷信和邪教等活動,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文明新風。 勤儉持家美。樹立自強、自立、勤勞、節儉的價值觀,引導廣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學興家、文明立家、忠厚傳家,以良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 4.最美農民 以愛黨愛國感恩美、遵紀守法誠信美、勤勞致富自強美為主要評選標準。 愛黨愛國感恩美。農民群眾感恩意識強,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熱愛祖國,維護民族團結,積極參加各項公益活動。 遵紀守法誠信美。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落實村規民約,明禮誠信,遵守社會公德,為人正派。 勤勞致富自強美。克服“等靠要”思想,發揚自強自立精神,找準脫貧致富路子,通過苦干實干改變貧困面貌,追求小康生活。 2018年11月份開展首次千村“四美”評選活動,評選命名一批最美集鎮、最美村寨、最美農家、最美農民。 牽頭單位:州文明辦 責任單位:州婦聯,各縣(市)文明辦、開發區群團辦、各鄉鎮、各村(社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把“精神脫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工作來抓。各縣(市)委宣傳部、文明辦、文體廣電局要根據任務分工,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統籌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各“掛包幫”單位要積極支持掛鉤扶貧點文體活動場所建設,特別是各級文明單位要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 (二)注重宣傳引領。每年度進行一次評選命名活動。州內各級媒體要精心組織策劃,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網站等媒介,加強宣傳報道,特別是要及時挖掘、宣傳精神脫貧中的典型事例,展現貧困地區干部群眾自強自立、艱苦創業的精神風貌,營造攻堅克難、凝心聚力、務實創新和共同奔小康的濃厚氛圍。 (三)強化督促檢查。把迪慶州“千村文化陣地建設”“千村文體活動普及”“千村‘迪慶精神’宣講”“千村‘四美’評選”活動納入年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考核內容。各“掛包幫”單位支持掛鉤村文化陣地建設和創建活動成效突出的,考核時可適當加分。各縣(市)委宣傳部、文明辦、開發區群團辦要積極跟蹤督促,確保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并將工作推進情況每半年匯總上報州文明辦。 州文明辦聯系人:張宏軍?? 聯系電話:0887-8229605郵箱:335496321@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