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孔華 高宇婷)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明確提出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總書記的話言猶在耳。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日益興起的智能產業讓長江經濟帶逐漸煥發新生機。 合肥,搶占人工智能高地 位于合肥市高新區的“中國聲谷”,是我國唯一定位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這里集聚了科大訊飛、華米科技、國盾量子、聯發科技、北京君正、航天信息、深圳協創、荷蘭恩智浦等行業龍頭企業。 在學習了海量醫學書籍、一線專家經驗后,科大訊飛開發的“曉醫”機器人在2017年國家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綜合筆試評測中拿到456分,不僅超過360分的分數線,而且在所有考生中名列前5%。 現在“曉醫”可以幫助醫生輔助診斷150種常見病,已在北京301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上海瑞金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等近50家醫院“上崗”。 在科大訊飛認知智能實驗室,計算機或者超級計算機的深度學習能力已經可以區分不同語境下的字詞讀音。 “兔子尾巴長不了,‘長’讀chang還是zhang?” “爸爸舉不起兒子因為他太重了,這個他是指誰?” 能糾錯的智能鋼琴 在“中國聲谷”,能糾錯的智能鋼琴、能聽話打字的鼠標、可以直接轉化為文字的錄音筆……諸多智能應用產品已經走入大眾生活。 以語音語義、機器視覺、生物識別、深度學習等技術為支撐,以智能芯片為基礎,以智能硬件和應用服務為主要內容,圍繞智能終端、互聯網(智慧)+、大數據、智慧城市、虛擬現實、信息安全等主導產業重點布局,“中國聲谷”正努力把人工智能產業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2017年實現產值510億元,成為安徽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 蕪湖,打造機器人之都 埃夫特的展示機器人正在搬運貨物 位于蕪湖機器人產業園的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產銷規模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廠商之一。搬運、噴漆、焊接、寫字等工作,機器人已完全能勝任。 在當地知名企業奇瑞的生產車間,汽車的噴漆、焊接、裝配等都實現了機器人作業。在奇瑞汽車第五焊接車間鮮有工人的身影,生產線上100多臺機器人日夜奮戰,“勞作不息”。 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帷介紹,去年,包括汽車行業在內的工業機器人銷量達12萬至14萬臺,需求同比增長了40%左右,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機遇和挑戰并存。一方面,市場爆發式增長;另一方面,如何跟國際廠家同臺競技,在智能制造中從跟跑到并跑,這給中國的機器人產業提出了時代之問。 “在充分發揮應用的優勢上,依托海外并購實現關鍵技術跨越。”張帷介紹,在海外并購的同時,諸如控制器等關鍵核心技術已經放在國內生產,另外,公司還在上海成立研發中心,承接最先進的技術并消化、吸收。 去年,3000多臺埃夫特機器人走進了汽車制造、家電、制鞋、釀酒等行業的生產線。伴隨北汽南非生產線落戶,埃弗特機器人走出了國門。 自2013年,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批復安徽,加快發展以蕪湖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為主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集聚區以來,包括埃夫特、奧一精機、酷哇機器人等行業龍頭企業先后聚集,截至2017年12月份,入駐蕪湖的機器人企業共92家,產業規模達70.4億元,國家蕪湖機器人產業集聚區構建了包括產業研究與專家智庫平臺、技術研發檢測、投融資、應用推廣、政策、人才、公共配套服務、產業鏈配套協作等八大產業支撐平臺。 6300公里的長江橫貫東西11省,滋養沿岸5億多人民,如何破除舊動能,培育新動能,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讓沿岸百姓得享美好生活?“智能”產業成為優勢選項,并逐漸在長江經濟帶上扎穩腳跟,為這條綠色絲帶增添了一抹亮麗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