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格局是對傳統發展格局優勢的繼承,也是對其短板和不足的完善,其關鍵在于暢通國內大循環,堅持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因此,在新發展格局中,云南要順利實現“到2035年和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就要正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省情,在深入研究國際國內兩個發展大局的基礎上,用更高的格局眼光來審視謀劃云南發展,堅持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走出一條具有“趕超”戰略特征且讓人“蹄疾步穩”的超常規發展路子,全面提升云南在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的嵌入度、貢獻度,才有可能讓云南成為強大國內市場與南亞東南亞國際市場之間的戰略紐帶、“大循環、雙循環”的重要支撐。 觀大勢謀全局。我們要抓住融入國內大循環這一關鍵,準確把握市場供需的相互作用,以擴大有效供給和中高端供給為目的,以推進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改革為抓手,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持續推進云南重塑支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加快數字化發展,逐步形成以國內需求為關鍵支撐的新產業體系培育。并在一二三產業從中低端向高端邁進過程中,不斷提高產業體系對國內需求的多樣化的適應性和針對性,著力在細分市場的層面實現質量提升,使產業、產品富有新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逐步形成新的出口外銷增長點。同時,要充分發揮云南“東引西聯”獨特優勢,順應新發展格局下我國區域發展的新趨勢,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圈,借助區域經濟合作,密切云南與中東部發達地區的聯系,吸引生產要素雙向流動,借力推進云南自身的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浪遏飛舟不進則退。想要激流勇進,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要求落實落地,下最實的功、往最好的干、跟最優的比,走出一條超常規發展之路,才確保“搶灘”成功、跨越到位,塑造云南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新地位、新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