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香格里拉市陽塘路的一處公交車站牌附近看到這樣一幕:在公交站牌旁市民拿著一個裝有果皮、紙巾盒、空飲料瓶的塑料袋,面對標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一股腦將手里的袋子扔進了“其他垃圾”的桶內。 時下,香格里拉市正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大街小巷的垃圾桶也悄悄變了裝,生活垃圾實行了三種分法: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但不少市民其實并不知道該怎么區分和使用。 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到群眾的生活環境,關系資源節約利用,關系綠色可持續發展,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垃圾分類不僅只是設置分類垃圾箱那么簡單,它還涉及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等各個環節,我們不能只做第一步,而忽略了其它環節。 做好垃圾分類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與義務,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還不強,相關知識也比較缺乏。筆者認為實行垃圾分類,首先要廣泛開展宣傳引導,提高市民對垃圾分類重要性的認識,培養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其次,要大力開展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工作,應以社區為單位,加大相關知識的普及力度,讓人人都掌握垃圾分類的知識,讓市民知道什么垃圾可回收、什么垃圾不可回收,從而在處理垃圾時正確分類。另外,相關部門還應該建立健全垃圾分類的運輸處理制度,完善垃圾分類運輸處理設施,形成長效監管機制,在全社會形成垃圾分類的好風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