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江地區工作的順利開展,1949年初,中共滇西工委決定王以中不再兼任劍川縣工委書記,將原先由歐根主要分管的鶴(慶)、麗(江)、中(甸)、維(西)、德(欽)和金江兩岸的工作交由王以中負責。王以中于1949年1月以考察教育為名,到麗江的石鼓、三仙姑、中興、巨甸,中甸的士旺、良美、吾竹、車軸等地接通組織關系。王以中先到三仙姑接上曹汝楫的“民青”關系,再由他帶路到茨柯接上楊廷權的關系。楊在麗江中學時就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黨組織安排進“金江旅麗同學讀書會”的成員,當時金江兩岸黨員和“民青”的關系都由他負責(不含中甸下橋頭地區)。他向王以中介紹了兩岸黨員和“民青”情況,主要是,兩岸的黨員有木瓜寨的和舉貴、巨甸的和錫品;“民青”成員有巨甸的和根吉、趙鴻源、楊淮,格子的楊嵩華,吾竹的孫福海,所邑的和顯宗,石鼓后箐的尹啟湯,阿喜的張之奇。由楊廷權介紹,王以中監誓,發展了曹汝楫、楊嵩華二人加入中國共產黨。 王以中每到一地,都向同志們傳達國際國內形勢和黨的任務,調查研究當地各種情況,部署工作,要求各地的同志們向各階層人民宣傳解放戰爭的大好形勢,廣泛深入發動群眾,開展反“三征”斗爭,準備武裝斗爭等。 1月底,王以中回劍川向滇西工委匯報后,工委一致認為條件已經具備,立即決定著手在金江地區建立中共金江特區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金江地區的地下革命工作。 2月5日,剛過完春節,王以中帶趙鼎、王祖鑫、魯亮根(又名魯根)為一路,另一路是何仲培、寸汝昌、羅天相三人,兩路人員分別從劍川、下橋頭出發,到麗江石鼓尹啟湯家匯合,并在尹啟湯家召開了秘密會議,會上宣布了滇西工委關于成立中共金江特區工作委員會的決定,任命趙鼎為書記,王祖鑫為副書記,何仲培、寸汝昌、羅天相、魯亮根為委員。會上確定金沙江兩岸9個鄉,麗江一側巨甸、魯甸、紅巖、石鼓、阿喜5個鄉;中甸一側良美、士旺、吾車(車軸)、木筆鄉(三家村)、三壩(哈巴)為金江特區工委工作范圍。會后,王以中等四人沿江而上,分別到巨甸、魯甸、良美、吾車,何仲培、寸汝昌、羅天相等三人沿江而下,分別至阿喜、木筆、三壩等鄉分別傳達貫徹會議精神。金江特區的地下革命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 (胡建全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