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中旬,為了便于及時交流情況,加強領導,金江特區工委一次會議在吾竹孫福海家召開,會議上研究決定把特區劃分為上、中、下三段來分片開展工作。 上段(良美、巨甸、魯甸)三個鄉,以中甸士旺小學為據點。經校長周發春及和顯宗推薦,聘任王祖鑫和魯亮根為士旺小學教員,以教員身份掩護開展工作。 中段(紅巖、石鼓、吾竹)三個鄉,以三仙中心小學為據點。曹汝楫將教員的職位讓給趙鼎擔任。趙鼎有了合法的教師身份,負責全特區面上的工作并兼管中段。趙鼎忙于全面工作,中段黨組織的工作,后交張玉喜負責。 下段(阿喜、木筆、三壩)三個鄉,以下橋頭小學為據點。由寸汝昌、羅天相、何仲培負責。 會議重申近期特區工作的主要任務:大力宣傳全國即將解放,鼓舞金江人民和全體革命同志的信心,堅持標準,積極發展黨組織,發展“民青”“農抗”“婦聯”等各種黨的外圍組織,采取開辦婦女識字班、組織青年聯誼會等公開半公開的組織形式,把各族群眾組織起來,利用各種關系做好中上層人士的統一戰線工作,發動群眾開展各種斗爭,有理、有利、有節地打擊極少數當地群眾深惡痛絕的反動頑固分子;掌握武裝,爭取在半年之內在金江兩岸逐步開展武裝斗爭,推翻國民黨政權,逐步建立起人民的政權。要求各地秘密發展黨員,建立黨的組織,嚴守橫不過組、縱不越級、單線聯系的組織紀律。 會議對在三壩開展黨的工作作出明確要求,下段片區阿喜、木筆兩鄉的工作由寸汝昌負責,何仲培、羅天相二人去三壩開展工作,建立組織。會后,會議精神在各個片區得到全面貫徹,黨的地下革命工作在金江地區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中共香格里拉市委黨史研究室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