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那尼瑪(1926~2000),漢名楊炎后,男,藏族,出生在德欽縣升平鎮,是一位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少數民族英雄。 斯那尼瑪年幼時因家庭貧窮,他曾給人家當過“馬娃子”,給商號當過店員。1949年4月,他曾被迫到四川木里為奴,后從木里王子那里逃出來,在麗江遇到了共產黨員鮑品良和李烈三,并加入了中共地下黨組織。入黨后,他帶著火一樣的熱情,在中共滇西北黨組織的領導下和當地各族人民的幫助下,召集過去一些“馬娃子”,很快組建了騎兵隊,立即投入了反國民黨圍剿滇西北根據地的戰斗中。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7支隊組建了邊縱31團、33團、35團三支騎兵隊。31團的藏族騎兵大隊由斯那尼瑪任大隊長,下轄三個中隊。1950年3月任14軍直屬騎兵大隊大隊長,參加了鶴慶、大理、劍川、洱源、麗江、騰沖等地的解放戰爭和剿匪戰役,與敵人作戰39次,立下不少戰功。 1950年、1951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2野4兵團14軍的評選大會上,斯那尼瑪被評為戰斗英雄,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軍戰斗英雄會議,被授予“戰斗英雄”光榮稱號。 1951年3月,斯那尼瑪被選送到中央民族學院第一期軍政干部訓練班學習。1951年8月到中央民族學院擔任實習隊隊長、政治系班主任、院黨委委員、學生會主席、全國學聯副主席,作為少數民族青年干部代表,曾隨中國青年代表團出席了柏林第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隨胡耀邦同志為團長的中國青年代表團出席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第四屆世界民主青年聯歡節和世界青年代表大會。 1957年2月14日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陳云、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中南海接見全國學聯第十六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全體代表。此前,毛主席在懷仁堂接見了斯那尼瑪,和他進行了親切交談。毛主席知道他是“邊縱”的騎兵大隊長后,很高興,并鼓勵他要好好學習,將來為邊疆和藏區多作貢獻。 1957年底,迪慶藏族自治州成立,斯那尼瑪從北京回到家鄉,投身到如火如荼的平叛、土改和經濟建設工作中。他當選首任迪慶藏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1976年至1982年曾先后擔任迪慶州民政局局長、州政協副主席,1983年1月后調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任專職委員。1994年12月經省委批準離職休養。斯那尼瑪還曾任第四屆省政協委員,第五屆、第六屆省政協常委,全國援藏基金會副理事長。 2000年1月20日,斯那尼瑪同志突發心臟病在昆明逝世。原中央書記處書記胡啟立,全國政協副主席阿沛?阿旺晉美等領導發來唁電。原“邊縱”七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黃平的老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遵照黃平生前的囑托,送來一份十分珍貴的禮物,書有黃平生前的所作詩,是對斯那尼瑪一生最好的總結: 娃子農奴反抗深,山鷹展翅藏騎兵。 會當大理殲殘寇,躍馬蒼山十九峰。 (德欽縣黨史辦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