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面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遼寧鞍山市兩級法院——法官進網格 矛盾不出格 “他們扛著鋤頭去了,說啥也要把豬給扣下,您說這事兒咋整吧?” 日前,遼寧省海城市牌樓鎮大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一級網格員張明吉撥通求助熱線,接聽熱線的是海城市人民法院牌樓人民法庭“網格法官”顧業輝。 大旺村有家養豬場,43戶村民認為養豬場在經營過程中污染了飲用水水源,拿著自行化驗的指標索要賠償,養豬場并不認同經營和污染有必然聯系,雙方始終僵持不下。在養豬場搬遷中,村民幾次三番在大門口圍堵。 “法律講證據,大腸桿菌指標確實高,但污染主要看氨氮指標,這個指標基本正常,污染因果關系鑒定費用需要墊付,可能比賠償數額還要高,環境污染案件屬千山區人民法院集中管轄,如果真要打官司得跑到40公里外……”顧業輝不厭其煩地解釋。 “他懂農村,還替雙方著想,他這張‘法網’可管用了!”張明吉贊不絕口。 最終這起糾紛運用網格管理機制,在法官和村委會聯合調解下解決。 所謂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是把城鄉劃分為一個個小方格,在“格子”里做好市域社會治理大文章。2021年9月,鞍山市完成村(社區)市域治理網格化工作站建設工作,將全市劃為6萬余個三級網格和近3000個專屬網格,組建了6.7萬人的網格員隊伍,零距離為群眾排憂解難。 法官進網格,矛盾不出格。今年初以來,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在開展“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活動中,將“法官進網格”作為有力抓手,深入開展矛盾糾紛調處、司法服務、法治宣傳等工作,全面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力求將矛盾糾紛發現在萌芽,化解在基層,消弭在訴前,促多元解紛、促優化營商環境、促基層治理。 為確保活動扎實有效開展,鞍山中院主動融入大局,加強與駐地黨委、政府溝通協調,建立工作領導小組,積極推動兩級法院主動融入地方黨委建立的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聯合基層社會治理各方力量,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司法服務網絡體系;體系化、項目化推動,建立落實全面對接、責任清單、協作共享、公開公示和考核激勵等7項機制,精細化管理“法官進網格”運行;實行包片督導,基層法院法官實行“全員進格、一員多格”,375名基層法官對接1177名一級網格長,實現覆蓋全網全域,中級法院以“立案+刑事+民事+行政+執行”的配置方式,由89名法官組成7個綜合網格包片小組,分別指導所轄7家基層法院網格調解工作,并定期匯集、分析各小組反饋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群眾共性司法需求,進行精準指導,推動工作不斷深入。 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各基層法院“網格法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 為提供高質量司法服務,鞍山市鐵西區人民法院36名員額法官和32名法官助理全部公示聯系方式,隨時接聽群眾來電,市千山區法院“網格法官”,處處學習滕啟剛,加速公平正義快速抵達; 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岫巖縣人民法院“網格法官”妥善化解包片社區一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系列案件,在保障61戶業主合法權益同時,充分進行涉企案件生產經營影響評估,加大調解力度,為企業節省十幾萬元; 大力開展普法宣傳,鐵東區人民法院“網格法官”逐戶開展防范養老詐騙宣傳,臺安縣人民法院“網格法官”積極弘揚法治精神,定期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鞍山市立山區人民法院“網格法官”到立山區沙河街道為二級、三級網格員開展糾紛化解實務培訓; 發揮黨員模范作用,海城法院“網格法官”全部下沉社區抗疫,譜寫新時代警民“魚水情”。 據統計,今年1至4月,鞍山兩級法院訴前化解矛盾糾紛4046件,訴中調撤案件1015件。鞍山市委主要領導給予充分肯定,批示要求“各部門齊心合力,下沉基層,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全力把矛盾和風險隱患化解在‘早’在‘小’。”(黃艷輝 嚴怡娜 本報通訊員 路 洪) 來源:人民法院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