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處西南邊陲,時下仍是欠發達地區,努力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仍是全省最大的任務。但是云南具有多樣化的氣候與地貌特征,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的美譽,蘊藏著很大的發展潛力,因此結合自身的自然資源條件優勢,云南在發展上獨辟蹊徑走出一條新的發展路子——“產業強滇”,以發展特色產業促云南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察勢者明——注重黨建引領,突出效能革命 堅持黨的領導,做好黨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做好黨建工作能夠切實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能夠增強處理問題時攻堅克難的決心和斗志。在“產業強滇”中黨組織進一步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做好總體的規劃安排,構建工業、農業、服務貿易業、文化旅游業的綜合產業形態布局,結合云嶺大地開啟“作風革命、效能革命”,提高政府的科學謀篇布局的能力,以爭取政策、轉變方式、整合要素、做好技術創新等為手段,把工作落實,統籌解決“產業強滇”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跑出快越發展加速度。 二、趨勢者智——利用區位優勢,抓住機遇挑戰 目前,國家若干重大戰略在云南交匯,眾多利好政策聚焦云南,給“產業強滇”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比如說,“一帶一路”、RCEP、中國——東盟合作、“瀾湄合作”、全球生物多樣性峰會等,讓云南成為了對外開放的前沿和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隨著中老鐵路的開通,便利的交通和物流更好地促進國內外經濟流轉和產業暢通,獨特的區位優勢加快推進云南經濟質量的變革,開放共贏合作增強了云南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三、馭勢者贏——注重品牌建設,構建產業體系 構建產業體系要充分體現“產業強滇”的目標任務,發展區域協作、要素整合的云南特色優勢產業體系,如生物產業、花卉產業、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物流產業等。 一是打造高原特色農業品牌。過去5年云南農業產品和國家馳名商標的就有21種,云煙、普洱茶、文山三七、小粒咖啡、香格里拉松茸、斗南花卉等區域品牌締造了云南品牌強農模式,在高原特色農業上培植新動能,云南的發展也就有了質的保證。 二是結合“健康生活目的地”發展生態文化旅游業。做好“康養、休閑”的大健康產業,打造旅游品牌,如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麗江、香格里拉、大理、梅里雪山、普達措國家公園等品牌的投資建建設。做好國家公園的建設在保護好自然資源的同時做好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進一步加快促進文化旅游業健康穩定發展。此外,利用云南少數民族多的特點發展“少族民族文化”旅游,以文化為支撐挖掘和保護民族文化,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設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三是初步形成云南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格局。產業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依托云南豐富的植物資源加快“云藥之鄉”建設,建設青蒿、三七、天麻、石斛、燈盞花、滇重樓等國內最優質的天然藥物和健康產品原料基地。打造國內一流的生物疫苗和現代中藥研發基地,云南已成為南亞東南亞的生物醫療商貿基地,實現云南生物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此外,依托多個特色產業基地支撐的產業集群格局,建成了云南白藥,昆藥集團,騰藥集團等五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一個地區要快速健康的發展就需要有強大的產業做支撐“無產業不強”,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貢獻最大。“產業”并非是單一的制造業它是一個多元的概念,產業是一種文化和經濟的結合,做好各類產業的有機融合與發展,云南就能走出一條高質量的發展路子,實現經濟的跨越發展。
迪慶州民族中等專業學校 李書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