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不顧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以圍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相繼向解放區展開大規模的進攻,全面內戰爆發。中共中央原計劃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的進攻,或許還能恢復和談。但到了1947年3月,蔣介石下令進攻延安,自衛戰爭從此變成了解放戰爭。毛澤東同志在1947年5月發表的《蔣介石政府已處在全民的包圍中》說:“中國境內已有了兩條戰線。蔣介石進犯軍和人民解放軍的戰爭,這是第一條戰線。現在又出現了第二條戰線,這就是偉大的正義的學生運動和蔣介石反動政府之間的尖銳斗爭。” 全面內戰剛爆發時,毛澤東提出的戰略戰術是強調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不以保守城市和地方為主。國民黨軍隊攻占了解放軍區105座城市,但是卻有70個旅的兵力被殲滅,機動兵力越打越少,全面進攻變得困難。國民黨統治區其他方面的人民運動風起云涌。1947年,有20多個大中城市的約320萬工人罷工。在農村,廣大農民反抗抓丁、征糧和征稅。蔣介石政府內外交困,已處在全民的包圍之中。 (迪慶日報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