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大幅度提高生產力,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從這時起,黨中央認真總結和汲取以往黨的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經驗教訓,以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為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為主要內容的政治體制改革開始起步,機構改革也很快提上日程。1982年,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最關鍵的問題是選拔年輕、德才兼備的干部進領導班子。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三年多時間里,撥亂反正全面展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逐步走上正軌,黨的國家領導制度穩步推進,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調整取得積極成效,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這為黨的十二大召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迪慶日報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