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據北京市檢察院和朝陽檢察院聯合通報2019年金融檢察工作情況并發布十大典型案例。2012年9月,被告人蔣某某等人先后成立某甲投資基金(北京)有限公司等,在本市朝陽區等地,通過組建銷售團隊,自行宣傳或者第三方推介的方式,借發行理財產品,投資私募基金的名義,以年回報率8%至15%返本付息為誘餌,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公司還根據業績獎勵銷售人員。對于完成3000萬元資金任務的團隊,公司會獎勵團隊負責人價值50萬元的奔馳或者寶馬機動車使用權。完成1.2億元資金任務的,車輛歸團隊負責人所有。經審計,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間,涉案兩公司共計向 3000 余名投資人非法吸收 55 億余元資金,造成投資人經濟損失34億元。最終,被告人蔣某某等8人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至 九 年 十 個 月 不等,并處 20 萬元至50 萬 元 不 等 的 罰金。(孫建華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