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你我共同努力 終結結核流行”。關于結核病,你了解多少?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的設立有何歷史背景? 1995年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3月24日作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是為了紀念1882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赫向一群德國柏林醫生發表他對結核病病原菌的發現,以此提醒公眾加深對結核病的認識。 今年宣傳主題為“你我共同努力 終結結核流行”。該主題旨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呼吁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共同終結結核病的流行,捍衛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結核病是什么? 結核病又叫“癆病”,由結核桿菌引起,主要侵害人體肺部,發生肺結核。肺結核是長期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慢性傳染病。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外,在我國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中發病和死亡數排在第2位。如發現不及時,治療不徹底,肺結核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結核病是如何傳染的? 肺結核是呼吸道傳染病,很容易發生傳播。肺結核患者通過咳嗽、咳痰、打噴嚏將結核菌播散到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即可感染。 與肺結核患者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學習的人都是肺結核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有可能感染結核菌,應及時到醫院去檢查排除。 傳染病的流行與三個環節密切相關,即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結核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談話,患者咳嗽、打噴嚏,都可能在不經意之間造成結核桿菌的傳播。 遠離結核病,做好三個方面: 1.阻斷傳播途徑 不隨地吐痰,咳嗽、咳痰時扭過頭或用紙巾捂住口鼻;咳嗽、咯痰、肺結核患者,積極佩戴口罩;密閉空間經常通風可以降低傳播風險。 2.控制傳染源 通過主動、早期地發現肺結核患者,通過迅速提供免費、有效的抗結核治療,使肺結核患者肺內絕大部分的結核桿菌被快速殺滅,讓患者病情好轉,從而使其不再具有傳染性。 3.易感人群的保護 我國將卡介苗確定為新生兒的法定接種疫苗,它對于嬰幼兒有比較好的保護作用,可以預防嬰幼兒患結核病。 對成年人來說,鍛煉身體、營養均衡、規律作息、保持身心愉悅,提高抵抗力是保護自身簡便有效的方式。 提示:如果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出現痰中帶血、發熱、胸痛等癥狀,請一定要到醫院去檢查。 (來源:云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