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6歲的李志東是維西縣永春鄉拖枝村魚塘村民小組長,也是永芳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更是一位有著30年黨齡的老黨員。年輕的時候,李志東靠勤勞的雙手走上了致富路,成為村里的種植養殖能手,年過半百,他又成立了合作社,從一個種植養殖能手變成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
李志東身在農村、長在農村,年輕時他發展起了種植養殖產業,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慢慢走上了致富路,成為拖枝村有名的種植養殖能手。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拖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李志東發現村里一些建檔立卡戶和殘疾戶雖然在國家的幫扶下已經達到了“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標準,但存在較大的返貧風險。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一個利民、惠民的想法在他心中成型了。“我當時就想做一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成立一個農民合作社,帶動周邊的建檔立卡戶以及殘疾戶掙點生活費。我把想法跟鄉黨委政府領導說了以后,他們覺得這是好事,也比較支持,后來就成立了現在這個合作社,帶動了26戶的建檔立卡戶和殘疾戶。” 永芳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以發展木梨、中藥材、草莓種植和土雞養殖等立體農業經營項目為主,農戶可通過流轉土地、到合作社務工等方式增收。“我們這個循環式立體農業是在一部分基地里種上草莓,一部分基地里種上四季都能夠生產的、都能夠成熟的櫻桃、葡萄、車厘子等,這樣大家每一季都有可以參觀的、采摘的水果。另外,我們也種了一些中藥材,比如桔梗、木香、秦艽等,讓合作社的收入比較穩定。我們還嘗試林下養殖,在木梨基地里養上了雞、鵝、鴨,不斷拓寬合作社的增收渠道。”
合作社社員和仲芬說:“加入合作社以后,我不僅可以拿到地租,還能到基地務工,一天能賺100塊錢呢,再加上年底分紅,這樣一算,比我自己種地強多了。” 木梨是合作社的主抓產業之一,去年52畝木梨產量達41600斤,按每市斤5元計算,產生經濟效益20多萬元。目前,合作社共種植木梨52畝,并將木梨基地作為社員土雞養殖托養中心,由社員提供所需的飼草飼料,合作社進行規范化養殖,既解決了社員飼養經驗不足的問題,又實現了土雞養殖的規模化。李志東還不斷為社員提供種植養殖技術指導,提高社員們的種植養殖技術,實現共同增收致富。
受今年倒春寒影響,合作社種植的木梨掛果率降低,但是李志東對合作社未來的發展依然充滿信心。“明年我們將從土質、樹種等方面進行全面改良,爭取產值翻一番。我也打算在現在的基礎上再擴建20畝基地,吸收更多的殘疾戶和周邊農戶到我們基地里面來打工,增加他們的收入。” 永芳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已經實實在在帶動農戶增收。李志東每一天都認真登記社員的務工情況,他還打算明年為合作社社員繳納保險。“我現在的重中之重就是努力解決我們合作社里面26戶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的‘五險’問題,我計劃明年先為比較困難的10戶社員先把‘五險’交掉,根據我們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情況,逐步把26戶的‘五險’都交掉,讓他們有更多、更好的保障。”李志東說。 |



87948f73-3b83-4755-88ad-44ad4737902d.jpg)
8af30dcf-bdf8-48e7-8684-75b1f9cf467d.jpg)

ffc26b77-04af-4fa5-b4a8-1080ab26b2a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