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攀天閣鄉大力推進脫貧攻堅,交通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形成了萬畝中藥材、萬只那米雞、萬畝干果基地,千畝水果、千畝黑谷,百畝重樓、百畝糯山藥、百畝藍莓、百畝蔬菜的產業布局。 “摘掉貧困帽子,一家人過上好日子,既有面子,又有尊嚴,生活越來越甜。”依靠鄉村旅游摘掉貧困帽子的和衛芳開心地說,“我帶動身邊的村民一起接待游客,實現了增收。” 攀天閣鄉岔枝洛村生態護林員李元春,巡山護林12年,每天早出晚歸,從未脫過一次崗,他像愛護孩子一樣看護著岔枝洛山上的一草一木,與青山綠樹結下了深厚感情。“遇到上山的游人,我就主動告訴他們不要燒火,避免發生火災。”李元春說, “當上護林員,政府給我們補助,不用外出打工就有收入,還能照顧家里,我有責任巡好山護好林。” 岔枝洛村李燦榮戶,家里人多地少,母親患有慢性病,孩子還在上學。為了早日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在掛包單位的幫扶下,李燦榮積極擴大養羊規模,從最初的6只發展到現在的50只,收入增加了。站在125平方米新建的大房子前,李燦榮高興地說:“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好政策,感謝扶貧干部的幫助,短短兩年時間,我家擺脫了貧困。” “有了黨的好政策,房子建好了,道路修到家門口。”從德欽縣嫁到維西縣攀天閣鄉新樂村阿咱牙上組的阿木說,“我家脫貧了,但我還要按照‘四美’要求,繼續努力,讓家庭和睦、產業興旺,生活就會越過越好。” 在攀天閣鄉 脫貧攻堅的典型真多 有用愛扛起破碎家庭的李強 黨員致富帶頭人余建成 脫貧致富的熊鳳禮 吃苦耐勞的養豬大戶李秀東 鄉村“醫生”陳靖等 他們乘著精準扶貧東風 勤儉持家 勤勞奮斗 成為新時代新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