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江初)2月25日,對于德欽縣羊拉鄉,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大會對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進行表彰。羊拉鄉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歷時8年,羊拉鄉黨委、鄉政府帶領廣大干部群眾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全鄉377戶2110人建檔立卡戶全部實現了脫貧銷號,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這份崇高的榮譽,凝聚著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重托,也凝聚著人民的期盼,將鞭策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堅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想信念,持續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積極投身于鄉村振興事業,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羊拉鄉鄉長阿稱激動地說。 羊拉,藏語意為“牦牛角尖上的村莊”,位于云南省西北角與川藏交界的崇山峻嶺中,這里土地貧瘠,環境惡劣,群眾文化教育程度低,勞動技能弱,境內可利用土地不到總面積的1.2%,“人在路上走,鷹在腳下飛”是這里真實的寫照。 轉移就業為抓手 如何抓住精準扶貧的有利契機,因地制宜的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成為羊拉鄉黨委政府的硬骨頭。羊拉鄉黨委、鄉政府在廣泛調研,深思熟慮后,堅定地提出:農牧民轉移就業,一頭連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百姓福祉。讓群眾走出大山,把農牧民轉移就業作為精準扶貧的主抓手! 近年來,羊拉鄉黨委政府在充分尊重農牧民培訓和就業意愿的前提下,建立羊拉鄉勞務輸出之家,詳細摸底群眾需求,按照培訓項目和培訓方式等由勞動者自主選擇的原則,開展精準技能培訓,有效滿足了群眾學習一門技術、找一份穩定工作的需求,用一技之長敲開農牧民脫貧致富的幸福之門。據統計,2016年以來,全鄉培訓農牧民1.2萬余人次,農村富余勞動力年均轉移就業3730人以上,累計實現勞務收入9900萬余元。廣大農牧民走出大山,轉移就業增收致富的同時,保護和恢復了地方脆弱的生態環境,更是開闊了眼界,接受了現代科學文明的生活理念,感受到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溫暖陽光,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文化效益、政治效益重疊并進。 提高技能打基礎 按照州、縣黨委政府關于精準扶貧中就業扶貧工作的安排部署,羊拉鄉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分工聯系各村,組織工作人員到農牧民群眾中開展調查摸底,做好培訓意愿收集和分類梳理,并擬定培訓計劃。據統計,近年來,隨著農牧民技能培訓需求數量的逐年增加,州、縣、鄉三級投入羊拉鄉培訓經費達300余萬元,免費舉辦各類技能培訓,有效提升了農牧民就業技能。 在歸吾村兩委和工作隊宣傳引導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達瓦辭去了保安工作,報名參加德欽縣人社局舉辦的挖機培訓班。甲功村的待業婦女次里卓瑪參加了中式烹調師培訓班。培訓結束后,都實現了穩定就業,月均收入超過3000元。“作為一名建檔立卡戶家庭成員,我很開心自己能有一門技術,徹底擺脫了只能干一些簡單體力活的局面,收入有了明顯增加,家里也脫貧了,未來的日子充滿了希望。”次里卓瑪如是說。 對接崗位促脫貧 為進一步提高培訓精準度,突出企業在農牧民培訓中的作用,羊拉鄉勞務輸出之家根據群眾培訓意愿,積極協調上海、玉溪、昆明、麗江、香格里拉等地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采取先定崗后培訓的方式,依托各類培訓平臺,全面推廣“訂單定向式”培訓,逐步構建起培訓、就業、增收一體化的工作機制,有效促進了農牧民技能就業和穩定就業。目前,全鄉933戶農牧民家庭95%以上實現了至少有1~2名長期穩定的外出務工崗位,人均月收入在3000~12000元。 甲功村開展了藏豬產業、林果產業和旅游產業“以工代訓”,讓農牧民群眾邊接受培訓邊就業,實現了出家門進廠門、就地就近就便就業。歸吾村結合易地搬遷進城實際,開展民族弦子舞培訓,組織群眾成立羊拉弦子隊伍,訂單接受企業、單位、群眾等各種活動的民族舞展演任務,羊拉弦子已成為了香格里拉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2017年,茂頂村蘇魯小組利用開展農牧民技能培訓的機會,組織蔬菜種植“訂單式”技能培訓,發展群眾蔬菜種植合作社。如今,茂頂村蘇魯小組的蔬菜種植業已經成熟穩定,群眾收入比過去種糧食增加一倍以上,小組所有農戶都實現了高質量脫貧。 精準培訓促就業 精準化培訓是傳統培訓的“升級版”。羊拉鄉黨委、政府積極向州縣相關部門爭取農牧民培訓補助資金和職業技能培訓資金,以市場為導向,精準對接企業用工要求,根據群眾培訓意愿開展精準技能培訓,千方百計擴大就業,特別是針對有培訓意愿的已脫貧人員和收入相對較低群眾,在尊重個人意愿的前提下,全部納入培訓范圍,優先保障、優先支持滿足其培訓需求。同時,與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企業等培訓機構簽訂培訓協議,合理安排培訓時間,通過送教上門、“以工代訓”、“訂單定向”等多種方式實施好培訓。截至目前,圍繞旅游、酒店服務、工地、鋼筋、電焊、家政、工程機械維修等領域開展專項培訓278場次 2860余人,實現了“用工單位要什么人,我們就輸送什么人”,做到了農牧民勞務轉移培訓精準輸送。 甲功村82歲的老人扎西不禁感嘆:“現在的農民種糧食有補助,學生上學有生活費,看病住院可以報銷,村村都喝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用上了安全充足的電,走上了明亮干凈的路,住上安全放心的房子,這在過去猶如天方夜譚,我們真是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他的話,道出了羊拉各族兒女對精準扶貧幸福生活的心聲。 羊拉鄉黨委、政府在脫貧攻堅中因地制宜,創新思路,用農牧民轉移就業的生動實踐撬開了群眾脫貧致富的幸福之門,用群眾住房、出行、飲水、教育等方面的巨大變化,讓各族群眾特別是年輕一代深刻認識到脫貧攻堅的歷史性成就,切身感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英明偉大、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祖國大家庭的溫暖,進一步增進了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進一步增進了“五個認同”,進一步堅定了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2020年底,羊拉鄉377戶2110人建檔立卡戶實現了全部脫貧銷號,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按照2014年全鄉農村人口5632人計算,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4.7%下降到0%,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這一成果使全鄉各族人民深切體會到新時代黨的好政策,堅定了奔向美好生活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