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云南日報》“牢記囑托啟新篇 把總書記交辦的事情辦好”欄目刊發系列文章聚焦云南提速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不負使命推進高水平開放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云南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提速——不負使命推進高水平開放中老鐵路上列車飛馳,沿線一片繁忙;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奮力爭先,制度創新廣度深度不斷加大……云嶺大地開放之風勁吹,開放面貌喜人。2015年以來,云南廣大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云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國務院又出臺支持云南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意見。全省上下深刻認識把云南建設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是云南必須肩負的時代使命,牢記囑托、踔厲奮發,努力把總書記為云南發展擘畫的藍圖變為美好現實。共享新機遇磨憨鐵路口岸,一列裝載家電、布匹等貨物的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辦理完各項手續后駛向老撾。中老鐵路通車運營13個月,進出口貨運量超過220萬噸,磨憨鐵路口岸通關效率持續提升,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于去年底投入使用。聯動內外,輻射周邊,這條黃金線路不斷為區域發展注入動力,造福各國人民。輻射中心建設是云南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機遇和重要平臺。2015年以來,云南把推動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輻射中心建設的優先領域,加快形成有效支撐云南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的綜合基礎設施體系。中老鐵路、中越鐵路貨暢其流,中緬方向鐵路加快建設。中越、中老、中緬國際通道高速公路境內段全線貫通。中緬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鐵聯運成功運行,云南與南亞東南亞通航城市數量居全國首位。中緬油氣管道、跨境電力聯網通道等項目為我國與周邊國家拓展各領域合作提供支撐。基礎設施互通扎實推進,機制規則互通增進共識。云南著力加強與周邊國家的政策對接,積極融入瀾湄合作等合作機制建設,與9個國家建立12個多雙邊合作機制。中國—南亞合作論壇、中國—印度洋地區發展合作論壇等平臺聚智聚力,推動區域合作,破解發展難題。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之路。省委、省政府制定印發輻射中心建設實施意見、規劃和中老鐵路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深入貫徹國家層面關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各項政策。昆明市托管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磨憨鎮共同建設國際口岸城市等創新之舉受到國內外關注。“3815”戰略發展目標對擴大開放、壯大口岸經濟等統籌布局,催人奮進。打造新名片2022年11月,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中外客商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向第6屆中國—南亞博覽會發來賀信的消息,滿懷信心在昆明發掘新機遇。2022年是南博會獲批升級的第10年。10年來,南博會對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乃至世界各國開展多邊外交、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成為云南對外經貿合作的一張名片。首屆南博會以來,云南著力提升南博會專業化程度、國際化水平,彰顯市場化、數字化特色。第6屆南博會上,首屆RCEP國際貿易投資合作論壇、首屆“一帶一路”供應鏈峰會等會期活動圍繞人才交流、互聯互通、跨境經濟等領域進一步推動各國、各地區實現更為廣泛的交流合作。“南亞國家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對經濟發展十分重要。”孟加拉國工商聯合會主席賈希姆·烏丁對南博會的作用給予高度肯定。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以大開放推動大融通,云南正以嶄新的姿態走向世界。積極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深化改革開放創新。云南推出21項舉措深度對接RCEP,聚焦與RCEP貿易伙伴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RCEP+中老鐵路”“RCEP+跨境電商”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2019年8月掛牌成立以來已形成314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首創66項;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入選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昆明、德宏、紅河、大理加快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過去5年,云南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6.3%。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開放合作務實推進。滬滇合作更加側重創新鏈產業鏈對接,數字化建設成為云南與四川、福建等省份合作的新亮點。云臺會、云南省與粵港澳大灣區對話會等活動,搭建“山”“海”共舞的大舞臺。依托東盟華商會等平臺,僑商僑領情牽云南,深耕云南。外資企業看好云南綠色能源、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等資源和產業的潛力,與云南共享發展機遇。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023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加快做大貿易總量,在推進高水平開放上取得新突破。云南錨定目標,持續擴大中老鐵路黃金線路效應,積極發展現代物流,加快發展口岸經濟,加強國際國內經貿合作。搭建新平臺“村村寨寨的親人,你來我往的胞波……”2022年12月,中緬友誼歌曲《吉祥》在緬文《吉祥》雜志創刊30周年系列活動暨2022中緬媒體雙城論壇唱響。自2019年以來,云南以舉辦中緬媒體雙城論壇為契機,緊扣全球媒體發展趨勢,深化中緬人文、經貿交往。2022中緬媒體雙城論壇現場,與會嘉賓共同倡議:堅定互信互惠的信心,為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貢獻媒體力量。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地緣、文緣、商緣緊密是云南的優勢,也是云南的潛力。8年來,云南著力加強同周邊國家文化交流,持續深化各領域的合作,促進民心相通。云南積極支持周邊國家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促進區域醫療健康事業發展,農技培訓、農業合作項目持續深入開展,幫助周邊國家民眾提高生活水平。中老、中緬、中越邊民聯歡常辦常新,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一帶一路·七彩云南”國際汽車拉力賽等活動以文旅搭臺增進合作。主動、自信走向世界,新朋友越來越多。云南國際人才交流會、2022騰沖科學家論壇成功舉辦,各國高端人才傾心云南。2022年云南省與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州、昆明市與布哈拉州首府布哈拉市分別簽署結好協議書,實現云南省在中亞地區友好城市零的突破。從“春城之約”到“重逢蒙特利爾”,綠色云南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凝聚合力……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破解“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時代之問的“金鑰匙”,而青年是這串“金鑰匙”未來的主人。2022年,云南省南亞東南亞區域國際傳播中心發起“瀾湄·來試試”“山海青年說”等活動,區域各國青年以云南為平臺展示自我、創業奮斗。40名老撾學員正在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學習,學成歸國后,他們將為老撾培養自己的鐵路人才,也將讓中老友誼的種子在兩國青年中傳承。華章日新,時不我待深度把握歷史機遇與時代使命云南揚帆奮進打造大通道 推動大開放希望云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月在云南考察時指出要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加快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國際大通道建設步伐。要加強同周邊國家文化交流工作,促進民心相通。——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1月在云南考察時指出中老鐵路是兩國互利合作的旗艦項目。鐵路一通,昆明到萬象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長。雙方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把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打造黃金線路,造福兩國民眾。——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2021年12月3日下午在北京同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通倫通過視頻連線共同出席中老鐵路通車儀式時指出市民在河口口岸慶祝通關作為“一帶一路”標志性工程,中老鐵路不僅深化了中老兩國的合作交流,也為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新引擎、注入了新動能。通車一年多來,云南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深入實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維護好運營好中老鐵路開發好建設好中老鐵路沿線三年行動計劃》,齊心協力把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釋放國家大通道效應,打造黃金線路,造福兩國民眾。與9個國家建立12個多雙邊合作機制中老鐵路通車運營13個月進出口貨運量超220萬噸推出21項舉措深度對接RCEP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以來形成314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首創66項……貨運經中越紅河公路大橋通往越南昆明:借力大通道重塑發展格局5個千億元大單中,有20余個簽約項目為中老鐵路催生,在2022年昆明市亮出的招商引資成績單上,“黃金大通道”功不可沒。北起中國昆明,南連老撾萬象,全長1035公里的中老鐵路直入中南半島,經過一年多的運行,累計運輸貨物超千萬噸,跨境貨物超190萬噸,國際貨運總值突破百億元,打開了大循環、雙循環和區域發展的新空間。作為起點城市,昆明接收到鐵道釋放的直接紅利,倉儲物流、冷鏈運輸最先在鐵路拉來的“變局”中開新局。距離王家營西集裝箱中心站40公里外的晉寧區騰俊國際陸港,是國家物流樞紐及聯合國認定的中國17個國際性陸港之一,騰俊國際陸港各類功能設施早已整裝待發,中老鐵路的通車讓陸港找到了突破發力點。列車在中老鐵路飛馳 陳飛 攝持續延伸物流產業覆蓋觸角。2022年4月,一列國際冷鏈專列從騰俊陸港開出,滿載著云南蔬菜等貨物。貨物在抵達老撾萬象南站后,還將通過汽運過境泰國,最后到達柬埔寨金邊。“這標志著依托中老鐵路覆蓋南亞東南亞地區的國際冷鏈物流網絡初步建立,對外開放服務功能進一步得到提升。”云南騰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們推出的‘門到門’‘一柜到底’公鐵聯運運輸已實現每周常態化運行,一年內業務量翻了一番。”中老鐵路帶來的紅利不止于此。2022年5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決定由昆明市全面托管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磨憨鎮,雙方共同建設國際口岸城市。至此,中老鐵路國內段區域實現“首尾相連”、協同發展。因為一條鐵路,邊境小鎮直接“連線”省會城市共享資源政策紅利,而昆明也因此成為了全國唯一一座擁有“邊境線”的省會城市,實現發展格局的重新塑造。眼下的磨憨,施工隊伍大干快上,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2022年11月15日,磨憨口岸新邊民互市場正式啟用,這是昆明托管磨憨鎮以來運營的首個重點項目,從正式托管到新建驗收,僅用不到半年時間。“為切實推動磨憨發展,我們堅持一手抓產業規劃,一手抓招商引資。”昆明市副市長趙波介紹,“立足磨憨特點,我們初步編制了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產業發展鼓勵目錄,布局了公路口岸、鐵路口岸、南坡、磨龍四個產業承接區,努力打造‘西城東產、南岸北港、產城融合’的現代化、國際化口岸。”同年11月,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相繼發布通知,昆明—磨憨陸港型(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成功納入2022年度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同時,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成功入選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在昆明的招商圖譜上,磨憨被納入全市大局統籌謀劃,合作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被納入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全過程管理。攜帶托管磨憨這塊“金字招牌”,昆明先后赴上海、成都、福州、深圳等地舉行招商推介會,吸引商機無限。沿線州市:打造增長極催生多元業態沿著中老鐵路一路南下,玉溪玉昆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產能置換升級改造項目點1.2萬畝的土地上忙碌熱鬧。作為國內段沿線設站點最多的州(市),玉溪市圍繞中老鐵路,結合定位對五個站點進行差異化產業布局。研和站片區、玉溪南站片區、化念站片區、大開門片區和玉溪鋼鐵產能升級物流園正在進行高標準打造升級。中國西南·玉溪國際物流港、玉溪保稅物流中心等一批項目重點推進。玉溪高新區生物醫藥、紅塔區花卉、澄江市電子化工、華寧縣柑桔4個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新平冷鏈物流園、紅河谷農產品交易園、化念綜合物流園和元江國際物流樞紐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落地。寧洱火車站貨運場 沈浩 攝以中老鐵路為依托,普洱現代物流產業園、思茅區中心城區快遞物流園、中老鐵路沿線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農產品冷鏈物流園加快建設。在思茅產業園區木乃河片區集中布局以茶葉、咖啡、生物醫藥為主的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在寧洱片區重點布局新材料產業集群,在景谷產業園布局林漿紙一體化產業集群,在瀾滄產業聚集區布局林板家居和礦產加工產業集群,在墨江布局建設預制菜產業園,科學規劃產業布局藍圖逐步繪就。同時,普洱市還在打通周邊國家咖啡進口渠道上下功夫,提高咖啡原料供應保障和精深加工能力,把普洱咖啡打造成世界品牌、國家品牌、民族品牌。中老鐵路通車之際,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與老撾豐沙里省、烏多姆賽省、南塔省、波喬省和瑯勃拉邦省舉行視頻會晤,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聚焦經濟發展、交通建設、跨境旅游拓展務實合作空間,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與此同時,西雙版納州不斷拓展對外貿易領域,重點推動文旅康養、橡膠、普洱茶、熱帶水果、生物醫藥(傣醫藥)、口岸經濟、數字經濟7個重點產業的發展,實現對老撾、緬甸、泰國進出口分別增長50.9%、72.5%、43.4%,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階段性目標。“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中老鐵路牽引云南形成以始發站昆明為集結中心,東連西部陸海新通道、西接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南出輻射東盟國家、北上連通成渝雙城經濟圈的開放格局。中老鐵路沿線昆明、玉溪、普洱、西雙版納等州(市)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緊抓鐵路通車帶來的機遇,打造經濟增長極,進一步優化沿線產業空間布局,加速發展倉儲物流、冷鏈運輸、綠色食品等業態,強化產業支撐,深度融入面向南亞東南亞市場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驅動高質量開放發展新引擎。百年商埠煥發全新活力1月8日上午8時,河口口岸南溪河公路大橋上,中越兩國邊民激動地等待著口岸恢復客運通關。“河口又恢復了往日的喧囂。”正在辦理出境手續的邊貿商人唐磊表示,作為第一批過境的旅客,心情非常激動,想第一時間和越南的公司進行協商洽談,尋覓新的合作商機。除口岸恢復客運通關,入冬以來,邊陲小城河口喜報頻傳:經過4年建設,彌蒙高鐵建成通車,重構了河口連接國內市場和東南亞國家間的物流格局;口岸恢復駕駛員直通業務,貿易運輸全面恢復;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支持河口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意見》,將支持河口縣聚焦國際化、現代化、特色化,一體推進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經濟發展、口岸城市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依托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河口邊境經濟合作區等平臺,近年來,河口縣立足沿邊、跨境特點,先行先試推進制度創新,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147項國家和省改革試點任務落地實施,經省級評審后報送商務部6項改革創新案例,13項制度創新案例在全省范圍內復制推廣……改革創新動力的釋放,讓“自貿時代”的河口不斷煥發新活力。“我們將把握歷史機遇,在加快口岸城市建設、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建強開放平臺、發揮口岸優勢等方面持續著力,與其他開放平臺建立聯動發展信息互通共享機制,以‘五區聯動’和‘縣市區融合’最大化釋放開放發展潛力,奮力推動河口高質量發展。”河口縣委書記于洋說。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發展。下一步,河口將繼續深耕“試驗田”,加快推進改革試點任務落地,為開放發展提供更多“河口方案”“河口模式”。積極推動貿易便利化制度創新,深化拓展“互聯網+邊民互市”模式,力爭到2025年,進出口貨物貿易額超700億元、邊民互市交易額超150億元、跨境電商入園企業銷售額超35億元。智慧口岸建設爭創一流1月14日,位于中緬邊境的瑞麗市畹町口岸芒滿通道,車輛來往絡繹不絕,一派繁榮景象。“1月1日至13日,日均510輛,累計出入境車輛6632輛次,日均貨運量7143噸,貿易額4.28億元,日均貿易額3300萬元。”瑞麗市委書記毛曉向記者介紹,2022年,畹町芒滿通道日均入境車輛149輛次,日均貿易額約2423萬元,今年過境車輛呈大幅上升趨勢,迎來了開門紅。畹町芒滿通道是瑞麗乃至全國對緬貿易的重要通道。去年以來,口岸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科學管理進出口商品種類,動態調整管控措施,適時調整跨境運輸方式,加強對緬溝通協調,打通跨境人民幣結算渠道,開發使用智慧口岸管理系統,建設安裝集裝箱通關識別系統,實現口岸保持正常運行。2022年,瑞麗(畹町)口岸建設項目被列為省級智慧口岸建設試點,按照“一年見成效、兩年見規模、三年大變樣”的進度目標推進建設,整體架構分為智能交互、智能連接、智能中樞、智慧應用四層,共有項目17個,估算投資27.29億元,分三期實施。德宏州商務局局長李春濤介紹,德宏對標國內國際先進,以智慧口岸建設為契機,圍繞監管高效、通關便捷、物流暢通、服務全面的目標,打造放得開、管得住、通得快、成本低的兼顧國門安全、高效通關、便捷貿易的全國一流智慧口岸;全力發展口岸經濟,做大做強口岸產業,擴大跨境電商規模,發展市場采購貿易,發展免稅購物,深化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探索發展服務貿易,深化對緬貿易,進一步擴大對外貿易規模,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對外貿易門戶樞紐。
上一篇:把總書記交辦的事情辦好丨原創手繪⑤昭通:攻堅克難 進位提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