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應急處置 (一)關注疫情變化。一旦所在區域發生本土疫情,要嚴格實施師生員工體溫檢測、晨午檢和因病缺課(勤)病因追查與登記等防控措施。校園出現病例后,視情況采取班級停課、封閉管理、全員核酸檢測等處置措施。 (二)遵守處置流程。教職員工或學生在家中或在校期間如出現發熱、干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應當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后到醫院就醫,不得隱瞞病情。學生家長應當及時報告班主任,教職員工應當及時告知學校和校衛生室,通知學校醫務人員第一時間采取隔離措施,嚴格按照“點對點”協作機制有關規定及時去定點醫院就醫,并做好就醫結果追蹤和登記。未設置衛生室的學校,應當就近聯系社區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處置并做好登記。發生在校內時,學校應配合疾控機構做好環境消毒和檢測工作。 (三)啟動應急機制。如教職員工、學生及其家長中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觸者,學校應在疾控機構指導下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配合做好密切接觸者排查和終末消毒等工作。對共同生活、學習的一般接觸者要及時進行風險告知,如出現發熱、干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時要及時報告、及時就醫。按照屬地疾控機構要求做好終末消毒。學校應配合做好病例或者密切接觸者的心理安撫和學業輔導工作,并做好學生隱私信息保護。師生員工病愈后,返校時要對其查驗由當地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開具的相關證明。(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