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氣太熱,“口罩戴不住”!我自己和那么多人都接種疫苗了,口罩少點戴應該問題不大吧?……這些想法對不對? 對此,廣東省疾控專家提醒,在本土疫情散發的情況下,民眾雖然不必過于擔心,但絕不能麻痹、松懈,還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務必做好個人防護。 打了疫苗也要嚴格戴口罩 5月24日國家衛健委通報,全國新冠疫苗接種超過5億劑次,于是有人覺得,既然這么多人接種了疫苗,口罩防護的必要性就沒那么大了,是不是可以“口罩少點戴”? 對于個人來說,不僅是新冠疫苗,包括其他在內的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能達到100%,并且產生保護性抗體需要一定的時間,且各人略有差異。因此,接種新冠疫苗后,仍然需要堅持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 對于群體來說,盡管包括廣東在內的全國各地正在全力有序地推進新冠病毒疫苗免費接種、“應種盡種”,但正如鐘南山院士提醒的,需要75%至85%的人接種疫苗,這樣的人群具有免疫力才能形成免疫屏障,目前還達不到這個水平,在社會沒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況下,新冠病毒還是容易傳播的,為了防止感染,在全球疫情還沒有結束之前,建議民眾打完疫苗后,繼續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風、一米線這“防疫幾件事”。 “帶”口罩比“戴”口罩更重要 疾控專家指出,在常態化防控期,雖然廣東等絕大多數地區目前處于疫情低風險,但近期我國一些地區出現風險升級,且全球疫情仍然持續,輸入風險仍然存在。因此,市民懂得科學佩戴口罩很有必要,而且強調科學戴口罩,而且“帶”口罩比“戴”口罩更重要。 首先,建議隨身攜帶口罩,必要時佩戴。 日常外出要養成隨身攜帶口罩的習慣,到了廂式電梯、超市、農貿市場、電影院等環境密閉、人流密集的場所,到醫療機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地鐵、公交、高鐵、飛機、出租車、網約車),記得全程佩戴口罩。 其次,一些機構的工作人員需要戴口罩。托幼機構等學校的教職員工、食品從業人員、公共服務行業從業人員、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等需佩戴口罩。 第三,這些情況必須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如果有咳嗽、打噴嚏等感冒癥狀,或身處高風險地區,或去醫院就診及看望病人時必須要戴上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如何呵護受戴口罩影響的皮膚? 今年全國尤其廣東地區天熱得早,嶺南近期已經多次發布高溫預警,人們深感“口罩戴不住了”!除了口罩脫脫戴戴的麻煩,人們也苦惱于經常戴口罩導致皮膚變差了。 群眾反映的主要問題包括:毛孔粗大,色素堆積與面部暗沉,長痘痘、閉口及粉刺,面部出油、干燥,皮膚泛紅或出現紅血絲等。 對此專家建議: 1.不要持續長時間佩戴口罩,在安全的環境下,可縮短戴口罩的時間; 2.出汗后,及時用手絹、紙巾、濕巾等擦干或更換口罩; 3.注意皮膚保濕。在佩戴口罩前,建議先在面部皮膚上涂一層保濕乳,防止皮膚出油、干燥、瘙癢,尤其是鼻托、耳帶等與口罩摩擦的部位更應加強保濕防護; 4.注意面部皮膚清潔。早晚都應潔面一次,油性皮膚或每天或隔天用潔面產品,如果有使用防曬品、粉質或油脂類化妝品的需要使用潔面產品。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