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這樣一支隊伍,每天穿著密封的防護服,攀爬6米多高的槽罐,執行高風險的轉運任務,承受著可能被新冠肺炎的醫療廢水噴濺、高處墜落等諸多危險,這就是湖北荊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洪湖大隊7名90后消防員組成的醫療廢水輸轉處置黨員突擊隊。十多天來,這支隊伍累計轉運醫療廢水360余噸,確保每一次醫療廢水安全處置。 不計生死,90后消防員主動請戰 2月16日晚10時,荊州洪湖市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王勤接到疫情防控指揮部電話稱,洪湖市老人民醫院被作為定點收治醫院,但該醫院排污設備年久失修,醫療廢水急需人工轉運。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強傳染性,如果醫療廢水外溢,將造成環境污染和病毒擴散風險。 王勤連夜帶隊前往現場實地探訪后,制定了周密完善的轉運方案。“醫療廢水轉運任務艱巨,非常危險,派誰去?”王勤正在猶豫,“我們請戰!讓我們上!”中隊長助理金鑫等7名消防員得知情況后,遞交了請戰書。 這群消防員,都是90后,最大的29歲,最小的才21歲。疫情當前,刻不容緩,王勤鄭重地寫下“同意!由你們組建黨員突擊隊,負責輸轉處置醫療廢水工作,注意防護,平安歸來!”。 2月17日上午9時許,醫用防護服外,再套上消防二級防化服,口罩和手套都戴著雙層,做好防護工作后,醫療廢水輸轉處置隊領命出發。 在洪湖市老人民醫院的院后,一個近6米高,容量30噸的槽罐立在一旁,罐口位于槽罐的頂部。兩名消防員架梯攀爬而上,放下牽引繩,將80斤重的手抬機動泵緩緩吊起。 “一、二、三,起!”固定好機動泵,連接一根20米長的水帶,確保所有接口完好后,隨著機動泵的轟鳴聲,醫療廢水通過水帶涌動而至,一滴不漏的轉入到一旁的環保污水運輸車內。 危急關頭,他用身體堵住罐口 2個多小時,近15噸醫療廢水輸轉完畢。消防員又馬不停蹄地護送環保污水運輸車,前往9公里外污水處理點中。在對所有人員和車輛消毒完畢后,輸轉的所有程序才算結束。 “每一個環節都得小心細致,容不得半點紕漏”,金鑫說,每天兩次輸轉完畢,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內已渾身濕透,衣服都能擰出水。 截至3月1日,該醫療廢水輸轉處置隊已連續奮戰12天,每天奮戰5個多小時,輸轉醫療廢水30噸以上,累計輸轉醫療廢水360噸以上。 每一項數據的背后是以命相博的危險。 2月20日上午,該隊按例執行輸轉任務,在正常運轉十多分鐘后,機動泵突然悶響幾聲后劇烈抖動,罐體隨之晃動,站在罐頂的消防員迅速壓低身體防止墜落。隨之而來的,機動泵突然增壓,在壓力作用下,水帶猛烈向后抽動,眼看著水帶就要從運輸車的罐口脫離。 來不及多想,一旁的金鑫迅速撲倒,用身體死死地堵住罐口,雙手緊緊地抱住水帶。如此近距離的直面廢水,雖然隔著面罩和兩層口罩,仍有一股濃烈的刺激味直沖腦門。金鑫也顧不了那么多,此時的他只有一個念頭,決不能讓廢水噴濺而出。 持續1分多鐘后,機動泵恢復正常。金鑫這才起身,調整好水帶。他的上半身沾滿飛濺的污水,戰友們迅速對其進行全身消毒。 事后有戰友問他:怕嗎? “說不怕是騙人的。”金鑫說,怕也得上,職責所在,這是我的崗位,也是我的戰場,上了戰場就絕不能退縮! 身染廢水,兩名隊員主動隔離 “洪湖另一定點醫院醫療廢水處理設備發生故障,槽罐即將滿溢,急需輸轉。”2月22日中午,接到指揮部的緊急電話后,剛剛結束上一輪的輸轉任務,7人來不及休息便整裝出發。 情況緊急、分秒必爭。打開罐口、架設機動泵、連接水帶……所有工序一氣呵成。就在剛剛啟動機動泵時,消防員鄢圣學突然發現,眼罩上面掛著水珠,臉上感到一股涼意,不知道從哪個方向噴出一條水線。 “我來找漏點。”鄢圣學和消防員王銳一起,趴在罐口順著這條水線,數秒鐘時間,就在水帶上找到一個芝麻大的小漏點。鄢圣學迅速采取補救措施,成功排除風險隱患。但是,鄢圣學和王銳的面部滿是污水,順著口罩和護目鏡的邊沿鉆入,已接觸到了皮膚。為了不讓戰友們再靠近這塊危險區域,他們在進行簡單消毒后,仍堅守一線,直至完成此次輸轉任務。 為安全期間,他倆回隊后主動提出隔離。對于隔離一事,因不想家人擔心,倆人從未提及半分,每次都說“我很好”。 “體溫36.5℃,身體無不良反應,請戰友們放心!”兩人的身體狀況一直被戰友們所關心,他們每天也會早晚在微信群里,報告個人身體健康狀況。他倆商量著,“等解除隔離后,仍會再赴前線。” 這段時間7人只剩下5人,大隊提出是否需要增援時,他們說:“我們能克服,能堅持下來,來這里的人越少風險越低。” (人民網) |
87948f73-3b83-4755-88ad-44ad4737902d.jpg)
8af30dcf-bdf8-48e7-8684-75b1f9cf467d.jpg)

ffc26b77-04af-4fa5-b4a8-1080ab26b2a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