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詩鄧主的信心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進村公路的修通,寬闊平坦的公路連接著國道214線,聯通了鄉村與城市,“這是一條產業致富路,更是村民的幸福小康路。”他說,“要是以前,人們進村都得踮著腳走路,不是泥水就是灰塵、牲畜糞便,無處落腳。送貨的司機不敢進村,一不小心陷入泥坑就困住了。” 過去,“雨天泥水滿地,晴天坑坑洼洼”是迪慶州許多鄉村公路的真實寫照,交通的不便,導致鄉村發展滯后、農產品滯銷,更別提產業發展,修路成了農民群眾最大的期盼。 “十三五”以來,我州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推動城鄉發展、助推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全力實施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四好農村路”建設,不斷完善鄉村路網,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期間,完成了全州29個鄉鎮和196個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車、100%通郵,全州2256個村民小組全部實現通組公路全覆蓋,公路里程5108.61公里,通達率100%,實現硬化5002.12公里,硬化率96.55%。 路修通后,知詩鄧主的合作社也風風火火發展起來了。去年,他還購進了一百萬元的大型農用機械,合作社種植的青儲飼料達到53公頃,還帶動500多戶農戶種植了133公頃青儲飼料。“這些青儲飼料主要供給當地的牦牛養殖企業,機械化收割、大貨車運送,方便得很。”知詩鄧主笑著說。 公路通,百業興。隨著硬化路的通達,隱藏在綠水青山間的聯合村鼐思村民小組熱鬧起來了,鄉村旅游快速發展。2016年,聯合村黨總支引進香格里拉市碧水藍天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村黨總支+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引導該小組以集體土地、民房入股發展鄉村旅游。依托傳統藏族村落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建筑和文化等資源,鼐思村民小組發展了農村民俗體驗、會務度假、休閑娛樂等新興旅游,越來越多的人由城市來到鼐思享受自然的寧靜和民俗,越來越多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2020年鼐思村人均收入達到了12000元。 “道路的暢通不僅縮短了距離,也為我們帶來了商機,近年來,村里開起了小賣部,青壯年有的外出務工,有的自己跑運輸,有的做產業,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化。以前老百姓的農產品只能自產自銷,現在村里有了很多企業,發展了藥材、蔬菜、水果等各種特色產業,村民收入邁上了一個大臺階。”聯合村黨總支書記劉星煜說。 縣際公路高等化、通鄉公路柏油化、通村公路全硬化,如今,一條條水泥公路盤旋在山林間,掩映在山林中,家家戶戶通硬化路已經成為迪慶雪域高原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路通百通,一條條看似不起眼的農村公路,猶如繁密的毛細血管連接上國道、省道的大動脈,人流、物流都開始加速流動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