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報記者 張帆) 近年來,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始終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主線和涉藏工作的戰略性任務,統籌謀劃、高位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近兩年來,維西縣共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11個,16個集體、55名個人分別被國家、省、州、縣表彰為民族團結模范集體和個人。2020 年,維西縣被命名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2 個鄉鎮、23個單位(村民小組)被命名為省級民族團結示范鄉鎮(單位和村)。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影響力、吸引力顯著提升,形成“人人創建、處處創建”的濃厚社會氛圍。如今,圍繞“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標桿”這一定位, 維西縣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全縣上下齊抓共建、共同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體制機制,切實加強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定期召開會議分析研判形勢,主動研究民族工作,主動解決民族問題,把握民族工作的主動權,在做深做細做實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 工作上下功夫,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創建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維西縣探索推進民族宗教工作縣、鄉(鎮)、村(社區)三級黨組織分級負責體系建設。持續推進和諧寺觀教堂和普法宣傳示范點創建,深入開展國旗國歌、憲法法律法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族團結等“五進”宗教場所活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群眾,使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宗教觀。持續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嚴格落實“四不摘”政策,有效推進“一平臺、三機制、四個全覆蓋”,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繼續爭取和推進“十百千萬”工程、傳統文化搶救保護工程等項目,逐步縮小與全省、全州的差距,全力推動新時代新維西建設。 據介紹,維西縣建立健全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標桿建設的考核評價體系,嚴格貫徹執行《宗教事務條例》《宗教教職人員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推進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務能力,建立完善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工作體系、教育體系,努力形成一批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為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標桿提供堅實的政策和法治保障。加大民族宗教系統干部的培養和培訓力度,提高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知識水平和履行崗位職責能力,進一步提高做好民族宗教事務工作的能力。建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協作機制,促進各族群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建傈鄉美好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