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州聚焦“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目標,系統謀劃、精準施策,制定《2025—2027年農村公路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圍繞路網提檔升級、安全保障強化、運輸服務優化等八大重點任務,全力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全州鄉村振興、產業融合和民生改善注入強勁動能。 構建現代化農村路網,打通鄉村振興“主動脈”。以“新三通”建設為抓手,統籌銜接國土空間、旅游發展等規劃,高標準編制“十五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積極爭取資金支持,加快老舊公路改造和窄路拓寬工程。計劃到2027年,全州鄉鎮通三級公路比例提升至95%,新增覆蓋3個鄉鎮,新建建制村等級公路200公里以上,實現3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100%,全面打通農村交通“毛細血管”,暢通城鄉發展微循環。 筑牢安全防線,護航群眾平安出行。嚴格落實農村公路質量終身負責制,建立全覆蓋質量監管體系,推進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和危橋改造,力爭四、五類橋梁比例降至1%以內。同時,深化“千燈萬帶”示范工程,強化應急隊伍建設與物資儲備,全面提升農村客貨運輸安全水平,確保群眾出行“安心路”更堅實。 創新服務模式,激活城鄉經濟活力。為優化運輸服務供給,以爭創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5A級縣(市)為契機,因地制宜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并加快香格里拉市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示范項目建設,完善“一村一站”寄遞物流網絡,打造“一點多能、一網多用”的農村運輸新模式。此外,依托民族文化與旅游資源,規劃建設農村公路精品旅游線路,推動“農村公路+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提2鄉村旅游通達性和經濟效益。 科技賦能治理,打造綠色智慧公路。全面壓實縣鄉村三級“路長制”,確保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并依托數字化平臺推進“一路一檔”“一橋一檔”信息化管理。推廣綠色節能技術,加大養護投入,年均養護工程比例超5%,優良路率保持70%以上。同時,試點“路長+數字養護”模式,推動路況自動化檢測全覆蓋,并在交通樞紐、村莊優先配建充電設施,助力低碳出行。 融合生態人文,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將生態優先理念貫穿農村公路建設全程,推進路域環境綠化、美化,打造綠美公路示范工程。注重文化傳承,加強古橋、古渡口等交通遺跡保護,推動公路建設與人文景觀深度融合,為和美鄉村建設添彩賦能。 拓寬就業渠道,共享發展紅利。通過以工代賑、分段承包養護等方式,每年穩定提供約100個農村公路管護崗位,優先吸納脫貧人口就業,并加強從業人員技能培訓。這一舉措既保障了公路長效管護,又助力群眾增收,實現民生與發展“雙贏”。 今后,我州將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紐帶,持續完善城鄉交通網絡,推動路景融合、產路協同,為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書寫雪域高原交通強州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