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和農民收入提高,近年來,迪慶蓋新房的農民越來越多,這本是件讓人高興的事,然而,筆者經走訪發現,有些農民不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及自家實際需要合理建房,比蓋大房、建高房、精裝修,盲目建房攀比的“面子競賽”加劇了自身經濟負擔,有的負債不少,有的將所有資金用于蓋房,成為發展農牧業、投資教育等方面的“困難戶”。 筆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在農村,一些群眾有“房子越豪華,越能顯示地位和財富”的觀念,導致形成攀比建房之風,有的家庭通過經商等方式積累財富后,建房成為“還鄉晝錦”的標志,而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為了建“面子房”陷入經濟困境。其中,一些雕刻、彩繪“密不透風”的“豪宅”平時大多空置,主人只住其中一兩間,有的蓋了“豪宅”,起居卻在旁邊的老房中,只在待客時打開實為擺設的新房;在有些村寨,拔地而起的高層“小洋樓”在傳統民居中甚為奪目,部分由房主務工攢錢購買建筑、裝修材料,靠并不成熟的技術自行建筑的“洋樓”質量堪憂,甚至不得已在大廳正中加建“遮光絆腳”的支撐柱以確保安全……在一些村寨,因盲目追求大房子和豪華房子造成建材浪費、“面子房”引發家庭或鄰里糾紛等時有發生。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逐步完善。近日,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焦“三農”,為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擘畫新藍圖。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以政策引導與文化重塑雙向發力,強化制度約束與規劃管理,落實“一戶一宅”、嚴禁占用耕地、禁止城鎮居民和退休干部下鄉購房占地、對三層以上房屋實施專業設計及驗收制度等農房新規,著力推動移風易俗與觀念轉型,通過村規民約或政策宣傳遏制非理性行為,整治陳規陋習,引導村民從“比房”轉向“比發展”。 新農村建設涵蓋多方面,不能有“新農村建設就是建新房”的錯誤思想。農民朋友應按照規劃并根據實際需要及自身經濟條件蓋房,萬萬不可耗盡錢袋子搞攀比,讓“建房為居”淪為“建房為了給別人看”。著力在農牧業生產發展、投資教育、增收等方面下功夫,才能從“面子競爭”轉向“里子充實”,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