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州持續推動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改革,不斷強化梳理排查、嚴格環境準入、優化審批程序、強化批后監管,以優質高效服務助力全州重大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建立重點項目庫,打造清單化管理模式。項目審批中,第一時間確定項目的環評等級、管理層級、審批政策,與其他要素保障部門共享信息。重大建設項目由專人協調服務,主動介入指導,明確優化選址選線、生產工藝和環保設施,解決制約項目審批的政策和規劃問題,實現“一對一”精準服務,審批服務率達100%。 嚴格環境準入,堅守生態保護紅線。在項目謀劃階段,嚴格將“三線一單”確定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單元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作為重要依據,深入推動“三線一單”成果在項目環評和環評預審等管理中的全面應用,截至目前,無項目因環評審批導致前期中斷。 不斷優化審批程序,提升審批效率。依法規范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全力做好項目環評審批要素保障服務工作,對于符合受理條件的項目環評,做到即受理即審查即審批,壓縮受理審批時限,全力推進項目落地。強化批后監管,保證全過程質量可控。強化環評審批日常管理與排污許可、環境監測、執法監管聯動,加強信息共享、線索移交和問題反饋,及時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確保環境影響評價措施有效落實,降低企業違法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