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藥學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是祖國醫藥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直以來,迪慶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中藏醫藥事業發展,先后制定出臺《關于扶持和促進中藏醫藥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中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扶持政策和發展措施,重點支持開展中藏醫藥特色服務、公立中藏醫醫院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建設、中藏醫藥人才培養以及院內制劑研發,走出了一條符合迪慶實際的中藏醫藥發展道路。 藏醫藥學是我國醫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藏醫藥以其獨特的理論知識和療效特點流傳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 迪慶州藏醫藥在公元7世紀后伴隨民間宗教流傳于香格里拉市、德欽縣和維西縣塔城一帶,并一直傳承至今。新中國成立后,我州對藏醫藥事業高度重視,1980年在迪慶州人民醫院設藏醫科,1987年7月成立迪慶州藏醫院,1989年設立藏醫院藏藥中心制劑室,全州中藏醫藥服務體系逐步建立健全。 保護好、傳承好藏醫藥文化,對于保障各族群眾生命健康,提高藏醫藥文化軟實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健康迪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9月1日,《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藏醫藥條例》正式施行。《條例》明確了藏醫服務、藏藥保護與發展、藏醫藥教育與科研、藏醫藥保障與傳承等方面內容,為推動迪慶州藏醫藥事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近年來,迪慶州積極開展藏醫藥古典醫籍文獻的搜集、整理與研究工作,迪慶州藏醫院先后編寫出版了《藏醫精要》《迪慶藏藥》《云南藏醫藥》《藏醫藥圖鑒》等藏醫藥專著,逐步形成迪慶特色藏醫藥專著體系。同時,收集整理《向·初稱江楚回顧性和前瞻性醫案集》《柏瑪丹爭名醫醫案集》《迪慶藏藥圖鑒》等相關文史資料。 為合理開發迪慶豐富的藏藥材資源,我州采取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的辦法,大力開展藏藥的研發和生產。2005年,迪慶州藏醫院主持編寫了《迪慶藏藥標準》,2006年至2017年,先后出臺《迪慶州藏藥制劑標準》第一冊、第二冊,藏醫藥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2009年,迪慶州藏族醫藥被列為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迪慶州藏醫骨傷療法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為推動全州中藏醫藥振興發展,我州還出臺了《迪慶州推進中藏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重點部署包括推動中藏醫藥科研創新、促進中藏藥質量提升及產業發展、推進“中藏醫藥+健康旅游”融合發展等7個方面任務,為今后一個時期藏醫藥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走進迪慶州藏醫院,迎面一尊藏醫鼻祖玉妥·云丹貢布的塑像莊重肅立。塑像旁,來自各地求醫問診的患者絡繹不絕。 迪慶州藏醫院始建于1987年,是云南省唯一一家專門從事藏醫藥學研究、生產和藏醫診療服務的民族醫醫院。在國家、省、州各級黨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經過3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已逐步建成集醫療、保健、教學、藏藥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民族醫醫院。 今年1月,迪慶州藏醫院加掛“云南省藏醫院”牌子揭牌儀式舉行,標志著迪慶藏醫藥產業發展邁出了新的歷史性一步,填補了我省無省級藏醫院的空白,云南藏醫藥事業發展從此邁上新臺階。 截至目前,全州共有中藏醫療機構14個;4個綜合醫院、3個婦幼保健院、29個鄉鎮衛生院和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設置了中藏醫科(館);142個村衛生室和3家社區衛生服務站能夠提供中(藏)醫藥服務;全州共有藏藥生產機構3家。 “目前,醫院以特色專科為抓手,成立了腦病科、骨傷科、哲仲(風濕)病科、肛腸科、康復科等臨床科室,醫院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迪慶州藏醫院負責人介紹,通過幾代人的努力,目前,院內傳承下來的藏藥浴法等多個藏醫診法在醫療活動中得到了運用,豐富了治療手段,發揮了藏醫藥的優勢。 迪慶州藏醫院“院有專科、科有專病”是我州加強中藏專科專病建設的一個縮影。目前迪慶州藏醫院有省級中醫重點專科(專病)2個,中醫特色優勢專科3個,2022年,哲仲病科(風濕科)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國家區域民族(專科)診療中心建設項目,維西縣中藏醫院康復科、風濕科被列為省級中醫特色優勢專科。 “目前,我州已納入云南省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79個品種的藏藥同步納入了特殊病、慢性病醫保支付范圍。涉藏地區群眾常用的23個藏醫診療項目、迪慶州藏醫院以及德欽縣人民醫院申報后符合條件的121個藏藥院內制劑也已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州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迪慶州中藏醫藥服務能力持續提升,上下聯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迪慶中藏醫藥運行機制逐步建立,迪慶州中藏醫醫聯體以推進基層中藏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為契機,大力推廣使用中藏醫藥適宜技術。目前,迪慶州100%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提供6類10項以上的中藏醫藥適宜技術;10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87.8%的村衛生室能提供4類6項以上的中(藏)醫藥適宜技術。 2013年,“柏瑪丹爭名醫工作室”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建設并投入使用;2014年,迪慶藏醫骨傷療法傳習中心在迪慶州藏醫院落成,傳習中心通過多種方式讓公眾了解藏醫藥及藏醫骨傷療法,同時與高等醫學院校合作,輸送學生進校學習,不斷培養新一代藏醫藥傳承人。 口傳身授是藏醫學傳承的重要途徑,在迪慶高原上,許多藏醫傳承者崇德揚善、布善行醫,為傳承民族醫藥而默默努力。目前,全州已建成全國名醫傳承工作室1個、全國基層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2個,通過口傳面授、臨床應用和實踐操作傳授學術經驗和技術專長,提升中藏醫藥服務能力,滿足人民群眾對中藏醫藥服務的需求。 人才是藏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石,藏醫藥人才培養根本要依靠教育。近年來,迪慶州高度重視藏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完善藏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夯實藏醫藥事業發展人才基礎。 采取州校合作方式大力培養藏醫藥人才。目前,青海大學藏醫學院已定向為迪慶州培養200余名藏醫藥專業人才,西藏藏醫藥大學已定向為迪慶州培養80余名藏醫藥人才,極大地緩解了迪慶州藏醫藥人才匱乏的問題。利用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項目大力培養中醫藥人才。目前,全州已累計培養52名中醫類別的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不斷加強學科帶頭人和傳承人培養。目前,全州已培養全國中醫(少數民族醫藥)優秀人才2名,全省師帶徒傳承中藏醫藥人才13名。 …… “下一步,我州將進一步加強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師承教育等,完善人才培養遴選、評價、管理、投入等機制,探索推進州校合作,加快中藏醫藥高層次人才引培,加強學科帶頭人、學科后備人才、名醫專項、名中醫、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和‘雪域名醫’等人才培養。同時,實施‘西學中’人才培養計劃,培養一批中西醫結合人才,基本滿足中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對中藏醫藥人才隊伍的需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