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鄉咱利村是傈僳族聚居的少數民族村寨,地處瀾滄江沿岸,年平均氣溫11℃。受地形和氣候限制,過去的咱利村沒有一個像樣的產業,群眾靠傳統產業為生,年人均收入較低。近年來,咱利村以黨建為引領,走出了一條利用產業強村、富民的振興路。 精心謀劃致富路 咱利村黨總支結合實際,鼓勵、支持群眾因地制宜種植中藥材。從走村入戶動員到深入山間地頭手把手指導,從選種、日常管理的解疑答惑到幫助對接市場打開銷路,經過幾年的發展,中藥材種植已經成為咱利村的支柱產業和群眾增收的主要渠道。截至2023年,咱利村老漢組、古咱組、別咱組種植木香面積達1500畝,群眾“腰包鼓了”,笑容多了,對團結奮斗、共創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動力也更足了。 外出考察“取真經” 為解決群眾中藥材種、收過程中的運輸難題,組織鄉內精干力量到麗江市華坪縣十萬畝山地芒果基地對單軌道運輸機進行了實地考察??疾熘邪l現,建設軌道運輸機解放了作物種、收過程中的大量勞動力,有效降低了高半山區的運輸成本,提高了群眾的經濟效益,而且單軌運輸在投資建設、占地以及安 全性能等各方面與咱利村的適配度較高,能解決常規道路交通建設費用高、占地面積大、容易破壞水土結構、當地生態和耕地保護線的問題,建立軌道運輸是解決運輸難題,推動咱利村產業發展的最優解。 因地制宜建軌道 在上級的關心支持下,2023年投入資金305萬元新建了三條單軌道運輸線路:古咱組車路至怒扒絲哥木香地單軌全長4800米,輻射500畝木香運輸;別咱組車路至挨刀木香地單軌全長3700米,輻射600畝木香運輸;老漢組溝邊至以馬奪底木香地單軌全長2000米,輻射400畝木香運輸。咱利村的中藥材“小火車”開通后,木香運輸成本大大降低,最低可降低運 輸成本群眾的收益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別咱組、古咱組、老漢組143戶群眾實現增,咱利村農民純收入增加至315.42 萬元,農民人均增收2.2萬元,木香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產值增加到1500萬元。 (來源:州委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