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資源稟賦 突出特色壯大優勢 云南正在大力發展資源經濟,以資源換產業、帶產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地資源稟賦、基礎條件等不同,抓產業轉型升級要從實際出發,遵循經濟規律,突出自身特色。”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規劃處副處長馬云芬表示,我們將聚焦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這一關鍵任務,引導各地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用好后發優勢,以科技創新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將重點發展以鋁和銅為主的有色金屬精深加工、以銦鉑鍺為主的稀貴金屬新材料、以磷和鋰資源優勢為主的新能源電池、以中藥材精深加工為主的生物醫藥、以智能及低空裝備為主的電子信息制造等具有云南標識度且有資源、有產業基礎的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推動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云南正加快推進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助力云南由“中藥材大省”向“中藥材強省”轉變。云南白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文學表示,將立足云南中藥材資源優勢,充分發揮云南白藥集團在產業、品牌、市場、資金等方面的優勢,聚焦云南道地藥材和“十大云藥”,不斷提升中藥產業國際化競爭力,全力推動云南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昊邦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彪表示,昊邦醫藥集團將充分挖掘云南豐富的生物醫藥資源優勢,持續加強新藥研發和特色中醫藥傳承創新,積極推動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云錫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勇表示,將聚焦產業化實施全產業鏈重大科技攻關,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全產業鏈協同水平和全價值鏈效益,加快把云錫打造成為全球最優錫銦產品供應商、全球最優錫銦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創建成為錫銦行業世界一流企業。 昆明理工大學科學技術院院長李祖來表示,將始終站在科技創新前沿,攻克更多“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產出更多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科研成果,為打造符合云南實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科技賦能升級 致力創新引領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云南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做強做優做大資源型產業,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依托豐富的綠色能源優勢,云南正加快推進綠色能源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綠電+先進制造業”。國家電投集團云南國際電力投資有限公司科數部主任趙東表示,我們要聚焦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求,組建研發團隊,攻克關鍵技術難題,提高新能源發電效率,大力推進新能源、新型儲能技術研發,推動資源型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 云南省綠色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嘉霖表示,將以發展壯大綠色能源為發力點,積極推進“風光儲”多能協同,分布式電源、“綠電+氫(氨醇)”等新業態,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供需協同的業務布局,奮力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能建云南院電源工程公司主任工程師潘磊表示,將加強科技創新和優勢轉化,持續推動“風光儲”一體化開發,推廣“新能源+儲能”的模式,以更綠色、更高效的綠色能源建設助力云南高質量發展。 貝泰妮集團董事長、總裁郭振宇表示,依托云南特色植物資源,貝泰妮正以“植物科技”為驅動,破解資源附加值提升難題。通過“中國綠色美谷”建設,貝泰妮正加速構建植物大健康全產業鏈,形成“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產業孵化”的創新生態,為云南生物資源開發樹立標桿。 彌勒市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局長朱超說,彌勒市將加快推動通航及無人機制造業發展,加大支持國內首臺自主研制活塞式航空發動機等產品研發試驗及取證力度,提升整機研發制造水平。謀劃云南低空經濟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精準招商構建集研發、制造、組裝、試飛、交付驗證飛行等配套服務于一體的完整通用航空裝備制造產業鏈,全力爭做全省“低空經濟”發展標桿。 夯實發展基礎 驅動云品飄香出彩 要加快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促進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云南提出的明確要求。 省農業農村廳高原特色農業發展處處長李烈鋼表示,將聚焦“1+10+3”重點產業,以生態農業為立足點、設施農業為發力點、高效農業為突破點、共享農業為落腳點,以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為主線,堅持品種創新和品質提升,加強品牌打造,積極拓展全球市場,全面推進高原特色農業提質增效,努力將云品這張名片擦得更亮。 “云南咖啡還是代表著中國的”,肯定的話語飽含深情,鼓舞人心。作為中國咖啡種植規模最大的省份,云南咖啡產業生態日趨完善。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竹說,作為咖啡從業者,將用好這片資源,堅守品質初心,不斷探索“咖啡+”的創新模式,推動從種子到杯子的全面升級。 眼下正值咖啡采收季,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勐馬鎮帕亮村的山坡上,咖農金濤和家人們正忙著采摘咖啡鮮果。金濤說,他不斷探索實踐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的多贏局面。 依托獨特的生態條件和科技力量,經過40年的發展,云南鮮切花產量位居世界第一。這正是云南以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麗江現代花卉產業園時,詢問了我院選育的花卉新品種,以及企業市場銷路和花農的收入等情況,讓我們倍感振奮,也更加堅定了通過自主創新推動云南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王繼華表示,將以建設全球領先的花卉產業為使命,加快建設支撐花卉全產業鏈的科技創新體系,構建分子設計育種、綠色高效生產等關鍵核心技術,持續提升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的市場占有率。 云南農墾云花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不斷深化花卉種業研發與成果轉化,推廣綠色智能生產技術,加快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不斷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讓這一美麗產業真正成為造福群眾的幸福產業。 加速文旅融合 打響旅居云南品牌 文化旅游業是云南的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云南走出一條持續健康的文旅發展之路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云南省旅游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彭進保表示,云投旅游將深度融入“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品牌創建,積極整合開發省內旅游資源,創新發展模式,以綠色旅游、智慧旅游為抓手,統籌規劃鄉村資源和景區、酒店、索道、游船等資源配套,構建可游、可居、可養、可享的生態圈,讓“始于山水、歸于煙火”的美好更加有形有感,為云南旅游業態的全新蛻變發揮推動作用。 云南湄公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俞錦方表示,旅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綠色發展。湄公河旅游將堅持以小范圍適度開發實現大范圍有效保護,尋求保護與開發的平衡。 作為云南旅游的升級版,旅居云南建設如火如荼,目前已涌現了一批樣板。按照《加快推進旅居云南建設三年行動》,更多市場主體主動作為,因地制宜創新發展模式。 在距離昆明長水國際機場20分鐘車程的新發村,80余棟村民閑置舊宅的提升改建已經啟動。“我們運用‘農戶+村集體+運營企業’的模式,引入包括鮮花、咖啡、非遺、手工藝、美食、民族音樂、旅居民宿等云南特色產品和業態,線上線下同步推進,探索打造主播院落和體驗云南好物的旅居生活第一站。”拾翠山谷項目負責人陳璐說。 “2018年阿者科計劃實施后,我的家鄉通過文旅融合激活傳統哈尼村寨,帶動本地就業與村民增收。”原舍·阿者科主理人張萍表示,將持續探索民族文化與經濟發展的融合路徑,讓鄉親們的日子更幸福和美。 探索利益共享機制 產業“接”穩又“接”好 當前,國家正不斷完善產業在國內梯度有序轉移的協作機制,推動轉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并在產業轉移中促進產業升級,不斷提升產業“含新量”和“含綠量”。“要積極探索利益共享機制,有序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產業轉移,對云南寄予厚望。 省投資促進局辦公室主任吳道銀表示,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進一步發揮云南特色資源優勢,在帶頭招商的基礎上,與各地各部門建立起全方位、多渠道的招商網絡,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沿海地區優質園區的招商共建共享,推行“政府+公司+專業機構”聯動招商,以更高的招商引資水平,提升承接產業轉移質效。同時,積極支持各地出臺吸引人才、促進就業、擴大投資、技術改造、科技創新等惠企政策,積極探索利益共享機制,合力打造“有一種叫云南的機遇”,全力承接產業梯度轉移。 園區是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和平臺。云南做好承接產業轉移這篇大文章,一批特色鮮明、產業聚集的園區加快發展、后勁十足。 云南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祁龍軍表示,將進一步擴大東西部產業聯動優勢,讓上海及東部企業在享受國內產業大配套的同時,更便利地享受東南亞關稅、要素等比較優勢,促進東部企業大步邁向云南,邁向南亞東南亞市場。 云南祥云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趙宗義表示,將抓住國家重點產業布局調整和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大抓招商引資,推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地,不斷提升祥云經開區承載力、吸引力、競爭力,加快園區產業轉型升級,為縣域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產業梯度轉移承接工作做好!”云南新平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普紅青說,下一步,將向家電、五金、鋼制家具和配套構筑件方向發展,進一步發揮制造業優勢,拓展南亞東南亞市場。 扛牢使命 全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云南經濟要發展,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2015年至今,習近平總書記不斷為云南發展清晰定位,讓曾經的邊疆省份一躍成為如今的開放前沿。云南省對外開放領域干部群眾深受鼓舞,表示要將使命責任化作實際行動。 站臺上,開往老撾萬象的D87次國際旅客列車整裝待發。“云南是‘一帶一路’的翡翠紐扣。”昆明南站值班站長田靜格外興奮,“今天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的重要講話,工作更有干勁兒了。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高質量維護好、運營好中老鐵路,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福祉,更好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云南省商務廳物流處副處長李永明表示,將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再接再厲、善作善成,持續放大“黃金線路”效應,加快打造“瀾湄快線+”國際貨運品牌,為云南對外開放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商務局局長羅金偉表示,西雙版納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重要節點,也是連接中老互聯互通、延伸東南亞、縱深東盟的關鍵節點。今后將持續強化項目建設,加快港口園區建設步伐,不斷強化產業培育,發展口岸優勢特色產業,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3月20日清晨,一批來自麗江現代花卉產業園的馬蹄蓮鮮切花經麗江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后,搭乘“麗江—胡志明”國際直飛航班順利出口至越南。麗江海關三級主辦孟笛說:“我們將始終牢記囑托,深入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不斷提升監管服務水平,全力支持麗江機場口岸擴大開放,助力水果、鮮花等高原特色農產品擴大出口,在服務輻射中心建設中彰顯海關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在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干部職工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推進云南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工作目標。作為外事工作者,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歷史擔當、更加富有活力的創造精神開展工作,發揮云南獨特區位優勢,不斷深化與周邊國家的友好交往和務實合作,增進民心相通,深化利益融合,積極服務和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努力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為中國式現代化云南實踐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要以實際行動做民心相通的踐行者,做務實合作的推動者。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可感可及。”云南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彭少云說,要持續在周邊國家實施好“心聯通 云南行”“小而美”民生公益項目,通過一口口水井、一盞盞路燈、一張張課桌、一個個書屋、一條條鄉村公路、一雙雙復明的眼睛,扎扎實實把一件件貼近周邊國家民眾生活的“小”事做“美”,更好地服務配合國家總體外交和全省對外開放工作。 奮發有為 挖掘經濟發展增長點 拓展合作 讓共建“一帶一路”可感可及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深深鼓舞著云南航空產業投資集團廣大干部職工,大家紛紛表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探索云南民航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建好航空經濟圈,做強航空產業鏈,通過構建外聯內暢、高效便捷的航線網絡,實現航空樞紐優勢與自貿區對外開放平臺優勢同頻共振,提升云南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云南瑞和錦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段治葵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交通物流、能源、數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設,為企業下一步發展指引了方向。我們將繼續向行業標桿水平邁進,為云南拓展與周邊國家交流合作提供堅實的物流支撐,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段治葵表示,企業將持續立足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圍繞中南半島深化跨境物流及供應鏈業務布局,與緬甸、老撾、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積極合作,同時融入新能源、新裝備、新技術以及智能化、數字化應用,構建高效、綠色的跨境物流通道。 云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陸曉龍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增強服務重大戰略的核心功能,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堅持市場化和實體化方向推進產業升級,整合旅游資源,創新旅游業態,布局跨境旅游項目。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兩亞”數字經濟、國際通信業務布局,發展數字產業和AI產業。依托中老鐵路黃金大通道,推進中老鐵路國際班列運營提質增效,持續拓展“平臺聯盟”“城市聯盟”,構建多層級物流樞紐、跨境物流數智體系,發展國際跨境物流產業,融入云南“三大經濟”建設,推動云南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強化柬埔寨暹粒吳哥國際機場服務保障、航線開通和運營安全,持續提升機場旅客吞吐量;充分發揮機場對關聯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建設吳哥機場臨空跨境產業園區和能源特區,統籌拓展吳哥老機場開發等業務,服務大通道建設。 云南建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祖軍表示,將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努力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輻射中心建設貢獻更大力量。近年來,云南建投集團持續打好“境外業務優勢牌”,勇當省屬企業“走出去”的排頭兵,累計承建了300余個境外工程,合同額達700億元,境外總投資額約220億元,實施了一批有品牌影響力的境外標志性工程。云南建投集團物流業務版圖已遍布2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正全力構建面向南亞東南亞跨境物流與供應鏈體系,不斷助力云南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 “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可感可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南方電網瀾湄國際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戰略發展部高級經理范欽原的腦海中久久縈繞。20年來,南方電網瀾湄國際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和瀾湄區域各相關方一道,共商發展藍圖、共建電力通路、共享發展成果,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近日,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又一重大項目——中老500千伏聯網項目老撾段啟動建設,這將推進更高水平區域電力互聯互通,進一步擴大老撾和中國的電力互濟。范欽原說:“我們有信心以優質施工、優質管理、優質履責,實現安全、質量、工期、技術等目標,把項目打造成‘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典范,在國際舞臺上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指出:“云南生態地位重要,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筑牢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要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持續開展石漠化、水土流失及小流域綜合治理。要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銜接,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和重點湖泊環境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新征程上云南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動力。全省干部群眾表示,要以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錨定新目標,砥礪新征程,努力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云南力量。 “云南生態家底豐厚,地位之重對應保護責任之重。守護好國家西南生態安全屏障,要求云南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深深鼓舞著奮戰在全省生態保護工作一線的廣大干部職工。 “新征程上,我們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立足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戰略定位,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推進美麗云南建設,讓‘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綠色主題更加鮮明,全力筑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省生態環境廳宣傳教育處處長胡箭說。 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處長張釩表示,將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加快推進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圍繞重要河湖、重點生態區域,加強謀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聚焦滇西北橫斷山水源涵養生態屏障區、金沙江干熱河谷帶、滇東滇東南巖溶石漠化帶等重點地區,部署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加快探索生態保護修復長效機制,推動生態保護修復高質量發展。 云南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云南兩大生物多樣性地區的核心區域之一,既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戰場,又是防范外來物種入侵的第一線,更是構建生態安全屏障的典型試驗場。“總書記高度關注云南的生態文明建設,強調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筑牢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這為我們發揮獨特生態區位優勢,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確保國家生態安全等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局長白玉文說。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的一級支流,保護赤水河就是保護長江。昭通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建梅表示,將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與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結合起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決扛起“源頭責任”,統籌推進全面禁漁、“兩污”治理、面源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綠色發展等“六大行動”,確保一河清水向東流。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我們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青年科研工作者,我們有信心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導下,繼續做好瀕危物種的研究和保護工作,以更多的科研成果助力祖國西南邊陲綠水長流、青山常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楊靜說。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更有力的舉措保護和修復生態。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作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項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 新時代十年,云南活立木蓄積量從21.32億立方米上升到24.10億立方米、躍居全國第一,林木植被碳儲量達11.7億噸、占全國10.9%、位居全國第一,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80.35%,濕地面積由56.35萬公頃增加至60.93萬公頃,森林、草原、濕地三大生態系統整體功能持續提升。 省林草局生態保護修復處處長董德昆表示,新征程上,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三綠”并舉、“四庫”聯動,聚焦石漠化、干熱河谷、城市面山、鄉村等重點區域,全力推進國土科學綠化和林草生態修復、提升林草碳匯能力、擴大城鄉綠地面積和綠美效果,為子孫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貢獻林草力量。 加快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持續性的重要舉措。在森林資源保護、生態修復治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正持續推進國家公園建設,目前西雙版納國家熱帶植物園創建已經通過評估,有望在2025年內正式掛牌,亞洲象國家公園進入創建方案的優化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西雙版納州林草局局長朱洪進表示,將全力配合推進國家公園創建,強化與科研院所在珍稀瀕危動植物擴繁方面的合作,深化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全力推動綠色生態發展再上新臺階。 珠江源頭生機盎然,作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節點,曲靖市沾益區以釘釘子精神推進水土流失治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沾益區水務局局長楊勇進表示,將繼續推進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堅持“生態優先、系統治理”理念,通過“建管并重、改革創新、全民參與”三大路徑,持續強化水土保持重點區域保護監管,讓珠江源頭的綠水青山真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 春日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興街鎮三光村,春耕備耕正忙。這里曾是云南省乃至全國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面對石漠荒山的生存發展困境,西疇縣探索實踐出“六子登科”的石漠化治理與綠色發展體系,植樹造林、封山育林,讓嶙峋石漠蝶變為豐美綠洲,三光村實現了從“口袋村”到生態村、小康村的跨越。 “良好的生態環境蘊含無窮的經濟價值,依托石漠化治理,我們真正實現了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三光村委會多依坪村黨支部書記高仕仙高興地說,村里引進公司種了5000多畝獼猴桃,每年群眾能獲得土地租金、務工工資、入股分紅。“我們將牢記囑托,團結一心,繼續保護好來之不易的綠水青山,發展好綠色生態產業,過上更美好的日子。”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進入新時代,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從“盼溫飽”到“盼環保”,人民群眾對優美的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污染防治工作關系人民群眾健康福祉。逐“綠”而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既是順應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也是打造美麗中國“云南樣板”的題中之義。 云南作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水源涵養地,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成效直接關系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全局。 省水利廳河長(湖長)制工作處處長李云飛說:“將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扛牢扛實湖泊保護治理政治責任,嚴格‘兩線三區’管控,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科學治理,久久為功推進‘三治一改善’,堅決打好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攻堅戰、持久戰,確保每年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為筑牢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貢獻水利力量。”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昆明進一步做好滇池保護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長袁亭聚表示,昆明將堅決扛牢扛實滇池保護治理的政治責任,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繼續加強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力爭讓大觀樓長聯描述的“五百里滇池”美麗畫卷早日重現。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大理考察時,在洱海邊“立此存照”,作出了“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的重要指示。十年來,大理白族自治州實施系列治理措施,推動洱海保護不斷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和“生態之治”轉變。 大理州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利偉說:“今年正值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洱海考察十周年,總書記再次考察云南并作出扎實推進重點湖泊環境治理的重要指示。我們將牢記囑托再出發,以全面強化河湖長制為抓手,把洱海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洱海,奮力把洱海打造成安瀾、健康、智慧、文化、法治、發展的幸福河湖,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是云南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關鍵一環,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廣大干部職工表示,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進城市黑臭水體和污水治理相關工作,認真落實省級牽頭部門責任,壓實城市人民政府責任和各級河長責任,督促指導各城市落實“長制久清”長效管理機制。健全運維機制,提升治理效能;全面排查問題,鞏固治理成效;用好資金政策,完善治理設施;堅決打贏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 新時代十年來,云南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緊扣“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戰略定位,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力支撐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全省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監測人,我們從總書記的囑托中感受到了未來和方向,汲取了精神力量,將堅決扛起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在新征程上,馳而不息、久久為功,以奮斗之姿態勇擔時代之使命,不負青春之華年,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以生態環境保護監測鐵軍先鋒之擔當,推動高水平保護,助力高質量發展,繪好七彩云南生態畫卷,不斷擦亮美麗云南綠色底色。”云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邱飛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指出:“云南民族眾多,要加強邊疆民族地區治理,拓寬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實踐路徑,深入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切實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固。” 最是牽掛暖人心。云南廣大干部群眾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紛紛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齊心協力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奮力譜寫邊疆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3月20日傍晚,從重樓地施肥回家,簡單扒拉了幾口飯,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迪政當村獨龍毯編織合作社負責人李玉花又趕到獨龍毯編織工坊“彩虹庭院”,給新入社的織女們教授編織技能。 “總書記的話語,說到了我們心坎上。獨龍族人民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感恩于當下的好生活,李玉花表示,將努力學習新技能,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致富本領,發展好獨龍毯編織產業和鄉村旅游業。“我們將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團結一心、感恩奮進,共同保護好青山綠水、維護好民族團結,把獨龍江建設成為人人向往的幸福峽谷,過上更美好的日子”。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國兩個彝族自治州之一,2017年、2024年先后兩次成功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的新聞報道,楚雄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馬慶輝十分振奮。“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殷殷囑托是我們前行的動力、奮斗的源泉。”馬慶輝說,一直以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是楚雄的金字招牌,全州各族人民在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楚雄州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多年以來,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著力打造“團結花開·幸福石林”創建品牌,涌現了“阿詩瑪的故鄉”阿著底、“六治融合”小箐村、“景村聯動”五棵樹村等一批示范典型。 “奇石林立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向‘心’發力,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推進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提質擴面,實施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和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全面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實踐中不斷探索‘石林經驗’。”石林縣民族宗教局局長方黃金說。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后,我真切感受到總書記對云南民族工作的關心重視,感受到‘人民領袖愛人民’的真摯情懷。作為民族工作干部隊伍中的一員,深感責任重大,也備受鼓舞、倍添信心。”省民族宗教委民族團結促進處處長沈亮均表示,新征程上,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立足職能部門工作實際,深化各民族互嵌融居格局,不斷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廣度深度,推動各族群眾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全方位互嵌,尤其是充分利用云南豐富的旅游資源,讓各族群眾在云南這個“大景區”中交往交流交融,讓旅游成為各族群眾共游共樂共享、相知相親相惜的過程,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要陣地。 2024年9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給予普洱各族干部群眾極大鼓舞。時隔半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云南,對云南各族群眾念茲在茲。 “總書記始終心系邊疆民族地區,始終牽掛民族團結、邊疆穩定、興邊富民。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奮發進取,真抓實干,抓好產業轉型升級,抓好高水平對外開放,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抓好民族團結進步,抓好全面從嚴治黨,全力打造高質量跨越發展踐行區、高標準生態文明先行區、高水平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高端化全域旅游樣板區,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以實際行動和實際成效,開創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篇章西盟新局面。”西盟佤族自治縣委書記曹鴻迎說。 普洱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陳芝坤表示,將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結合起來,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在全面學習、全面宣傳、全面落實上下功夫,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立足崗位實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統籌資源力量推進強邊固防、穩邊控邊、管邊治邊工作,全力維護好普洱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為維護社會穩定、護航高質量發展貢獻普洱公安力量。 近年來,位于中緬邊境的騰沖市猴橋鎮猴橋村立足沿邊實際,統籌推進經濟快速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邊防鞏固安寧各項工作,描繪了邊民富、邊關美、邊防固的幸福生活畫卷。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鼓舞人心、堅定信心。我們將牢記囑托,積極發展草果、黃精等特色產業,不斷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唱響邊境地區鄉村全面振興幸福歌。”猴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蔡文輝表示,將立足邊境實際,繼續以“火塘會”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小切口疏通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的難點、堵點、痛點,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全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2010年7月,迪慶藏族自治州在全國率先出臺民族團結進步條例,開創了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地方立法的先河,推進民族宗教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近年來,我們推動各族青少年跨區域交流;各族群眾互嵌融居更加緊密,與25個省內外州市建立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跨區域協作機制,各族群眾‘雙向奔赴’的渠道更加暢通。”迪慶州民族宗教委社會事務科科長周海鷗表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抓實健全拓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實踐路徑、推動創建工作提檔升級、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等工作,以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州促進各民族大團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迪慶實踐。 作為云南25個邊境縣(市)之一,馬關縣近年來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全面完成邊境幸福村建設,同時講好紅色革命、愛國守邊、民族團結進步等故事,涌現出金廠鎮羅家坪村“三代守邊人”熊光澤等模范典型。馬關縣民族宗教局局長王林表示,將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面落實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戰略部署,持續做好邊境幸福村鞏固提升有關工作,全力打造茅坪、羅家坪等邊境旅游示范村,通過發展特色旅游,促進邊境各族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增收,不斷提升邊疆民族地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切實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固的局面。 近年來,綠春縣持之以恒拓寬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實踐路徑,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同時立足生態、氣候資源等優勢,持續鞏固提升縣域內130多萬畝綠色產業,提升優質綠色農特產品知名度、影響力,增加產品附加值,以產業發展活水澆灌民族團結進步之花。 綠春縣副縣長張云表示,將樹牢“在云南,不謀民族工作不足以謀全局”的理念,始終牢記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通過實施以邊疆穩固、邊境和諧、邊民幸福三大目標為主要內容的“邊疆黨建長廊153工程”,通過組建國門黨建聯盟“大黨委”、優化社會治理“一張網”建設、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把沿邊基層黨組織建成推動發展的堅強堡壘、維護穩定的堅固基石,全面提升邊境村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夯實民族團結進步基礎。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要緊緊圍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個根本原則來展開。 “習近平總書記為云南各項事業發展指路領航,充分體現了對云嶺大地的深情牽掛。”省委辦公廳機關干部劉光瑞說,“總書記對加強黨的建設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我們要認真領會、全面落實,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徹到改革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落實到經濟發展、鄉村振興、邊疆治理等具體實踐中,結合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帶頭真學深學、真查實改,以良好的作風、形象、擔當,為開創云南發展新局面貢獻力量。” “人大常委會機關作為黨領導下的政治機關,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把黨的領導貫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始終保證人大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研究室主任黃嶷嶷表示,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立足人大工作實際,圍繞“四個機關”目標任務,創造性地做好立法、監督、代表等工作,全面加強自身建設,積極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邊疆民族地區的特色實踐,真抓實干、奮發進取,堅定不移地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進,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開創云南發展新局面作出人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對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推動各領域黨建工作走深走實指明了發力點、明確了任務書。 “作為省政府辦公廳的一名黨務干部,我備受鼓舞。”省政府辦公廳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朱兆榮表示,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履行好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的職責任務,協助廳黨組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進機關黨建,以嚴之又嚴的標準開展學習教育,以一寸不讓的態度正風肅紀反腐,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干部成長全周期、參謀服務全過程、管黨治黨全鏈條,引導全廳黨員干部自覺遵規守紀、大膽干事創業,努力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篇章中當好參謀助手、展現擔當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信心更堅定、方向更明確,也更加感到重任在肩、使命光榮。”省政協辦公廳黨建工作處副處長、機關紀委書記趙佳佳表示,將牢記總書記囑托,銳意進取、擔當作為,深刻理解把握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從嚴治黨面臨的形勢任務,進一步堅定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錘煉過硬的思想作風、能力素質,磨礪斗爭本領,為助力清廉云南建設、推動省政協機關黨建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祝愿麗江人民生活‘和和美美’,這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各族群眾的殷殷關懷,也讓人深刻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統戰智慧與統戰使命。”省委統戰部宣傳處干部李德釗表示,作為一名青年統戰干部,將始終堅持黨對統戰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著力做實思想政治引領主責主業,為團結黨外人士、共同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云南篇章不懈奮斗。 “作為長期深耕麗江文旅行業的本土民營企業,我們始終堅持在傳承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堅持把黨建作為企業發展的‘導航儀’‘助推器’。”東巴谷生態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子宏文說,企業將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黨建與發展融合互促、同頻共振,探索走出一條“黨建+文化+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更好帶動周邊群眾參與文旅開發,共享發展成果。 干部是一個地方干事創業的關鍵,干部能力素質強不強、作風好不好,關系事業成敗、關乎發展全局。好干部是選拔出來的,也是培育和管理出來的。 “近年來,西雙版納州響應黨中央號召,通過實施‘鑄魂’工程,常態開展黨員基本培訓,深化‘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等實踐活動,在強化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應德說,西雙版納州將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圍繞黨性修養及廉政建設,全覆蓋開展干部教育培訓,讓每一位干部深刻領會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增強遵規守紀的自覺性。持續推進邊疆黨建長廊建設,一體推進“組織強邊、富民興邊、開放活邊、和諧穩邊、守土固邊”,維護民族團結,夯實邊疆治理,深入開展“務實創新攻堅”主題年行動,進一步激勵干部奮發進取、真抓實干。 “去年,昆明市委著眼‘六個春城’建設需要,狠抓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開展干部隊伍‘能力作風提升年’活動,掀起了作風大轉變、效能大提升熱潮,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昆明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楊勇介紹,今年,昆明市將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聚焦干部能力作風提升實施“精培優育”工程,加強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推動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引導全市各級干部以好的作風跑出發展“加速度”。同時,著眼黨員隊伍建設開展春城黨員先鋒模范“四大行動”,激勵廣大黨員在“六個春城”建設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要緊盯突出問題,在查中找差距,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整治什么問題。 “我們將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到以高質量機關黨建促進高質量發展各方面全過程,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把黨的作風建設貫穿始終,以推進作風革命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為抓手,著力在統籌規范調查研究、糾治‘機關病’和‘衙門作風’等方面為基層減負增效。”省委省直機關工委基層組織建設指導部部長李波表示,將堅持問題導向,優化調研報備電子管理平臺功能,用好“云南評議‘碼’上反映問題線索”征集平臺,糾治不按規定報備、層層陪同、走馬觀花等問題;緊盯推進機關轉作風、提效能、抓落實、見成效,大力糾治工作“庸懶散”、辦事“推拖繞”,在檢查調研和文件起草等工作中要求基層“拿初稿”等問題;聚焦基層、企業和群眾反映的熱點痛點難點問題,重點圍繞政務服務提質、惠企政策直達、民生實事落實等方面制定“三服務”清單,精準對接需求,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責任,切實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確保作風建設成果可感可及。 著力推動正風反腐一體深化,是黨在新時代新征程對正風反腐實踐規律的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 西疇縣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王國彬說,要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貫通教育、預防、懲治、監督等環節,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一體推進“三不腐”,推動廣大黨員干部自覺錘煉一心為民的政治品格;要以同查同治的理念和要求糾治“四風”,“查”“治”貫通阻斷風腐演變,涵養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黨風,不斷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要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在持之以恒的黨紀引導、約束和震懾中推動黨員干部培養“自覺的紀律”,不踩紅線、不越底線、不碰高壓線,從根本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凈化政治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的信心和決心。”云南祥云經濟技術開發區紀檢監察工委書記楊彥輝表示,作為紀檢監察干部,要緊盯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強化政治監督,當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者;緊盯作風建設這一長期任務,以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筑牢黨員干部拒腐防變思想防線,凝聚干事創業合力。當前,祥云縣正處于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干部敢為善為、敢闖敢試、勇于創新。我們要立足職責定位,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全過程抓好事前糾錯、事中容錯、事后激勵,推動職能部門分領域制定容錯糾錯正面清單,深化鞏固試點工作經驗成果,推動全縣黨員干部轉作風、優服務、提效能,積極營造干事創業、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圍,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在蒙自市查尼皮中共云南一大會址,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楊崢 攝 來源:云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