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迪慶州醫療保障局完成2024年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清算工作,一組“逆向增長”的數據彰顯改革實效:在統籌區本地住院人次同比增長9%的情況下,住院總費用同比下降5.6%,次均住院費用降低693元,次均全自費費用減少218元,平均住院床日縮短0.44天,不僅為醫保基金節約支出201萬元,更直接減輕參保群眾個人負擔784.06萬元,標志著這項旨在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的改革紅利正持續釋放。 作為《“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重點推進的支付方式改革,DRG是指根據患者疾病診斷、治療方式、年齡、并發癥等因素,將病例分為若干診斷組進行打包付費的醫保支付模式。其核心優勢在于通過設定統一的疾病診療付費標準,引導醫療機構規范診療流程、控制不合理費用,實現“醫、保、患”三方共贏——醫?;鹗褂酶咝?,醫院管理更精細,患者就醫更實惠。 迪慶州自2022年啟動《DRG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分階段穩步推進改革落地:首年完成全州定點醫療機構DRG模擬付費測試,建立標準化醫保結算清單填報機制,為精準分組奠定數據基礎;2023年選取5家重點醫療機構開展試點,通過模擬運行發現,試點醫院在規范臨床路徑、控制過度醫療方面初見成效,探索出符合本地實際的付費管理經驗;2024年改革全面升級,將20家服務能力強、就醫量占比超90%的醫療機構納入DRG付費范圍,通過實施區域總額控制、建立病組付費標準體系,實現行政區劃覆蓋率、符合條件醫療機構覆蓋率、病組覆蓋率“三個100%”,涉及DRG付費的基金占比達97.87%,提前完成三年行動目標。數據顯示,改革后全州醫療機構診療行為進一步規范,醫療資源浪費現象減少,醫?;鹗褂眯侍嵘?3%,群眾就醫的“性價比”顯著提高。 “讓每一分醫?;鸲加迷诘度猩希歉母锏暮诵哪繕??!钡蠎c州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推動異地住院費用納入本地DRG付費管理,著力實現“同城同病、同治同價”,讓省內異地就醫患者享受與本地居民一致的付費標準和服務質量。同時,通過優化結算規則、加強智能監管、開展醫院績效評價等措施,引導醫療機構在控費提質中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醫療服務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 隨著DRG支付改革的深化,迪慶州正逐步構建起“預算管理更科學、費用控制更精準、服務質量有保障”的醫保支付新體系。這項改革不僅為高原地區醫保制度創新提供了實踐樣本,更讓參保群眾切實感受到“醫改紅利”帶來的就醫實惠——用更少的花費、更短的住院時間,獲得更規范的診療服務,真正實現“病有所醫、醫有所保”的民生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