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森林防火應急通道。 梁河縣建成242公里蜿蜒的森林防火應急道路,串聯起青山與村落,為森林資源安全與民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這是全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及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動實踐,更是一項關乎生態安全與民生福祉的重大工程。 據介紹,德宏州森林火災高風險區森林防火應急通道建設項目(梁河縣)作為國家增發國債建設項目,總投資103120797元,其中增發國債資金92874385元,地方配套資金10246412元。項目共建成53條道路,總里程達242.094公里,包括新建38條(193.078公里)與改建15條(49.016公里),為森林防火應急處置筑牢堅實根基。 該項目以保安全、保質量、保進度的“三保”為核心,在組織架構、人員分工、進度把控、質量監管、資金管理等方面精密布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與項目專班,聯合梁河公路分局組建聯合專班,由公路分局提供技術支持,全方位保障人員、機制與技術到位,確保項目高起點開局。項目二級法人與屬地單位,高效完成林地報批、林木采伐等手續,并定期攻克施工難題,確保項目能夠有條不紊地推進。 項目建設期間,縣林草局與各參建單位發揮智慧與才干,在復測放樣環節,來利山無通信信號、平山鄉無人機禁飛,林草干部與技術人員徒步穿越荊棘叢林,利用RTK設備逐樁定位;面對涉及群眾承包造林、林下經濟作物及飲用水源等民生問題,各方審慎評估,經群眾簽字認可后推進建設。還主動修復了受損路面、無償架設飲用水管,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贊譽。項目開工即遇雨季,工期緊張,施工單位與專班人員采用“5+2”“白加黑”的倒班模式,增加機械班組、延長施工時間,在保障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全力趕工。同時,各參建單位嚴格把控質量,監理單位全程跟蹤監管,確保工程質量過硬。 為確保項目高質量完成,梁河縣創新管理模式,建立施工單位退出機制,對進度滯后、質量不達標的標段果斷處置;聘請專業檢測公司,嚴格按標準開展試驗檢測,不達要求堅決整改;引入全過程造價審計單位,全面管控工程造價與跟蹤審計,確保資金合理使用。此外,還設立工程資金三方共管賬戶與農民工工資專戶,實行七方聯審制度,強化資金監管力度,確保國債資金安全、高效地流轉使用。 “路修好后,救火更快,干活更方便,林木也更值錢了。”平山鄉池子山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瞿生龍道出了林區群眾的心聲。如今,這些森林防火應急通道不僅是守護森林的“安全防線”,更成為帶動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致富路”“幸福路”。 (縣林草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