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易門縣龍泉街道江口社區的云南易門犇犇畜牧有限責任公司肉牛養殖基地,二期擴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一旁的牛舍內,近千頭體形健碩的肉牛正悠閑地吃著草料。作為全市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肉牛養殖基地,該項目通過盤活閑置土地、帶動農戶增收、提供就業崗位等舉措,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云南易門犇犇畜牧有限責任公司江口社區肉牛養殖基地。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沈陽 攝 據悉,該養殖基地一期工程于2023年9月建成投產,總投資4749萬元,占地47畝,建有牛舍2萬平方米,配備動物疫病防控、機械拌(投)料、機械清糞、污水處理等設施設備,設計肉牛養殖1000頭,年產值超千萬元。基地采用機械拌(投)料、機械清糞等,僅需2到3人即可完成全場飼喂工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基地于2023年被認定為市級農業示范基地。 “為進一步擴大產能,基地二期擴建工程于今年3月底啟動,擴建面積27畝,預計新增肉牛養殖500頭,建成后基地總面積將達74畝,總存欄量可達1500頭,成為區域肉牛養殖的‘領頭牛’。”云南易門犇犇畜牧有限責任公司肉牛基地負責人吳炤東介紹。 “這里原本是礦山棄土場,后來荒廢了,現在引進企業養牛,有效盤活閑置土地,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江口社區監委會主任白龍江介紹,基地通過“企業+農戶”模式,大量收購周邊村民的玉米秸稈作為飼料原料,不僅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每畝玉米地還能為農戶增收400元至500元,年助農增收超100萬元,并提供固定就業崗位9個,季節性用工200余個,帶動村民家門口就業。養殖產生的牛糞經發酵處理后,供應給農戶作為有機肥料,形成綠色循環產業鏈。 該肉牛養殖基地是龍泉街道盤活閑置土地資源、推動畜牧業標準化發展的典范。下一步,龍泉街道將幫助該基地積極申報省級農業示范基地,爭取更多政策支持,助力肉牛產業成為群眾增收、集體增資、企業增效的“致富引擎”。 來源:玉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