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持續強降雨突襲德欽縣霞若鄉,引發珠巴洛河水位暴漲,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接踵而至,全鄉交通、農田、房屋等基礎設施遭受嚴重損毀。面對嚴峻災情,霞若鄉黨委、政府聞令而動,以“搶通生命通道、守護群眾安寧”為目標,全力推進搶險救災與恢復重建工作,在科學高效的應急處置下,實現“零傷亡”。 “5月30日收到氣象預警后,我們立即啟動24小時巡查機制,31日凌晨4點監測到水位異常就開始有序轉移群眾。”粗卡通村黨總支書記嘎特說。這是該鄉“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機制高效運轉的生動實踐。該機制以精準預報預警為先導,通過強化直達基層責任人的“叫應、叫醒”響應機制,推動包保責任人下沉一線指揮,落實提前主動避險轉移措施,構建起環環相扣的防災體系。霞若鄉還迅速成立防汛搶險指揮部,啟動應急響應,依托鄉村組三級聯動,對11處危險路段實施交通管制,安全轉移隱患點群眾,未造成人員傷亡,切實筑牢抵御洪災的堅固防線。 針對交通癱瘓、電力中斷和通訊受阻的難題,霞若鄉黨委、政府積極與德欽縣交通運輸局、應急管理局、供電部門及通訊運營商等聯動,全力保暢通、保供電。縣交通運輸局先后調配10余臺大型機械設備展開作業,累計排查道路30公里,清理滾石塌方25處,目前14條村組道路已恢復通行。縣供電部門緊急組織搶修隊伍,對受損線路和設備進行全面排查與修復,粗卡通村的次各定、傈僳尼拉村民小組及南曾搬遷點,正通過移動發電車保障群眾基礎用電需求,其余受災村組已順利完成搶通任務,恢復正常供電。此外,災區的通信網絡已全面恢復暢通,為應急救援和群眾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災情發生后,當地各基層黨組織迅速行動:老黨員們挺身而出,率先跳入齊腰深的泥水中清理水渠;青年黨員突擊隊爭分奪秒,用樹干和木板搭起臨時便橋,保障群眾日常通行;婦女黨員逐戶走訪,仔細排查隱患,為孤寡老人送去干凈的飲用水。與此同時,鄉黨委迅速集結100余名黨員干部,聯合公安、消防部門組建搶險突擊隊,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勁頭,帶動1000余名群眾投身清障排險、堤壩加固、消殺等工作。他們晝夜鏖戰在災情最嚴重、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用實際行動詮釋黨員的初心使命,成為搶險救災一線最堅實的力量。目前26戶96名受災群眾已全部妥善安置在三個臨時安置點,帳篷、折疊床、被褥、糧油等物資一應俱全。 霞若鄉副鄉長阿春說:“我們將持續做好物資補給與心理疏導,全力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