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臨翔區以民族文化為魂、產業升級為脈、生態賦能為根、人才協同為翼,精準吸引“候鳥式”客群,尤其是離退休人群,讓游客從“觀光式體驗”到“生活化沉浸”,從“過境式打卡”到“居留型棲息”,讓“旅居臨翔”的美好體驗恰到好處。 緊扣“秘境佤鄉、中國臨滄”定位,構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模式,開發12000畝佤山鳳城文旅綜合體,融合康養度假、跨境金融等多元功能,豐富“月牙河水街”、特色美食街、星光夜市等多功能區域。推動房產改造為家庭式酒店,形成22家住宿業態、1000余間客房的民族旅游特色集群,聯動周邊吸引15.6萬游客留宿。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引領,深度融合佤、傣、拉祜等民族建筑元素,嚴控高度與風貌,打造兼具都市繁華與民族神秘的獨特風格;以“南汀河 星光夜市”為核心載體,挖掘民族特色飲食和活動,規劃建設佤山風情美食大觀園、星月里、茶尊小鎮、秘境司崗里小鎮等多個板塊,開展“佤山鳳城潑水狂歡季”“佤族新米節”等沉浸式民族文化展演體驗項目,讓游客在特色飲食與非遺體驗中感受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 依托博尚碗窯七彩陶瓷文化景區的品牌效應與臨滄職教園區的人才資源輻射作用,創新實施“黨建+旅居”深度融合模式,推動碗窯村、幕布村打破行政壁壘,以七彩陶瓷莊園為核心,串聯碗窯村“玩泥巴”文化體驗、幕布村花海和田園風光休閑等特色項目,打造“文化研學+田園度假”復合型旅游產品體系,形成“景區帶村、強村聯弱村”的全域發展格局。 依托邦東鄉瀾滄江畔獨特地理優勢,整合瀾滄江古道、雪山等自然人文資源,主動融入大滇西旅游環線戰略布局。通過邀請旅游博主、網紅創作精美圖文與短視頻,在主流平臺上開展話題營銷和隨手拍活動,迅速提升網絡曝光度,吸引游客打卡。依托昔歸茶產業名片優勢,組建黨建引領昔歸茶產業發展聯合體,舉辦“春茶開采節”“國際茶日”等茶文化主題引流活動,推出“茶山觀光+茶食品鑒+茶韻住宿”一體化體驗項目,推動昔歸從傳統茶葉交易地向全鏈條茶旅融合目的地轉型,實現以茶興旅、以旅促茶的雙向賦能。 緊抓中國農業大學幫扶契機,將全河村蘿卜山自然村列為“小農發展驅動鄉村振興試驗示范區”,引入李小云教授團隊開展專項實驗,打造蘿卜山農情園,建成農旅展廳、咖啡廳、觀景平臺等特色設施,培育餐飲民宿等示范戶7戶,構建集觀光、體驗、消費于一體的綜合旅居生活場景,先后與徒步、騎行、露營、拓展訓練等公司進行合作。 成立蘿卜山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聘請高校專家及優秀畢業生擔任管理要職,邀請網紅“青松哥”擔任第三任鄉村CEO,開發餐飲、民宿、咖啡等業態,通過“農品市集”流動花車、舉辦“蘿卜藝術家”“蘿卜山戶外農耕一日游”等主題活動引流,擴大線上宣傳覆蓋面。目前,累計吸引游客超5萬人次,帶動周邊群眾增收500余萬元,合作社創收80余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