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絲路云裳·南博時裝周非遺服裝服飾迪慶專場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啟動,來自迪慶傈僳族的靈動山野繡紋與藏族多彩雪域袍袖等在T臺上交相輝映,生動展現了我州26個民族共生共榮的文化圖景,千年非遺文化以時尚的姿態煥發出時代生機。 活動現場,我州各民族服飾輪番登場,女子“拉貝”胸飾如銀河垂落,百褶裙擺似山花盛放;男子的“嘎本”腰帶束出英武氣魄。觀眾驚嘆于服飾針腳中蘊藏的迪慶山河密碼,用鏡頭捕捉下民族靈性與莊嚴交融的瞬間。 維西縣的李昌平是省級傈繡非遺工坊主理人,她深耕民族服飾制作行業30余年,一直堅持“使用就是最好的傳承”的理念,其工坊自2020年落戶維西縣康恩家園以來,通過整合資源搭建了“設計—生產—銷售”全鏈條,年營業額突破380萬元,累計免費培訓百余名困難群眾,帶動周邊250余戶家庭作坊、2000余名婦女實現就業。她還連續5年代表迪慶參加全省的民族服飾展演,其創立的品牌“古韻傈繡”曾獲“絲路云裳”大賽“十佳傳統服飾”并亮相長三角文博會,推動迪慶傈繡走向國際,實現了“指尖技藝”向“指尖經濟”的轉化。“此次南博會是重要的窗口,讓迪慶非遺文化能夠成為穿在身上、走進生活的符號,我們生產的產品如融入現代剪裁技藝的傈僳族小馬甲與彩虹紋腰帶廣受年輕人喜愛,也助力了鄉親增收。”李昌平說。 現場觀眾反響熱烈,連連贊嘆迪慶傳統服飾之美。李女士說:“非遺是活著的文化,通過此次活動增加了自己對迪慶多元民族文化的認識。” 本次迪慶專場不僅讓民族文化閃耀南博,更讓“傳承”與“創新”的火種在觀眾心中播撒,展現了傳統與現代共生、文化與經濟共榮的美好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