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云南民族眾多,要加強邊疆民族地區治理,拓寬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實踐路徑,深入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切實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固。”旅游業在服務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滿足各族人民旅游需求,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方位嵌入,凝聚各族群眾精神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民族宗教和文化旅游部門要不斷優化協作機制,為推動迪慶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動各民族全方位嵌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一、打造創建工作升級版,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景區”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錨定世界的“香格里拉”總體目標,以旅游高質量發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設,使迪慶成為展示我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窗口。 一是打造新時代迪慶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擁護核心·心向北京”為主導,著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著力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著力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著力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著力防范民族領域重大風險隱患,從內涵、形式、方法等環節入手,全面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質增效、提檔升級,有形有感有效抓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項工作。 二是有形有感有效推進“三項計劃”落實落細。全面落實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成立旅游促“三交”計劃協調小組,堅持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貫穿到旅游全過程,創新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旅行”行動,在景區景點宣傳、旅游項目、游覽線路、導游解說、互動體驗等內容中融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內容,引領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三是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景區”活動。堅持“全域旅游+創建”的理念,建立民族宗教工作部門、文旅部門和景區景點“三方聯創”責任體系,在全州2A級以上旅游景區全面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打造集民族團結、愛國主義教育、旅游參觀等功能為一體的教育基地,把民俗文化、歷史文化、非遺文化、革命文化等納入旅游的線路設計、展陳展示和講解體驗,講好迪慶各族人民“中華民族一家親”“民族團結進步”的故事,使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融入旅游各方面。 二、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全面推進迪慶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培育市場主體、推動集聚發展、創新業態產品、釋放消費潛力等方面入手,加快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賦予文旅融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 一是著力發展全域旅游。積極培育“旅游+”“+旅游”新業態,打造各族群眾廣泛參與、深度體驗的新業態。發展體驗型、互動型、參與型的全域旅游模式,在更廣闊的旅游發展空間中促進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濃厚氛圍,讓各族群眾共享旅游發展紅利,在旅游發展中結成牢不可破的共同體,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二是持續優化旅游發展布局。充分挖掘滇西北旅游資源新優勢,聯合建立大理、麗江、怒江、迪慶區域文化旅游聯盟,依托重要節日、大型活動等載體,在項目合作、數字文旅、招商引資、景區開發、直通航線等方面展開深層次合作,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民心相通,營造團結和諧的文化氛圍,聯手打造體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民族團結進步價值理念的旅游產品以及精品線路,高水平打造文化旅游帶。 三是構建以文化旅游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立足富集的旅游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優良的生態優勢,建立健全高位推進、全盤統籌的文旅產業發展體制機制,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精心打造“民族文化游”“紅色記憶游”“非遺傳承游”等體驗行線路,打造“世界的徒步中心”,打造“冬游香格里拉”品牌,構建全域全季旅游發展新格局,培育“全時全季”旅游新業態。 三、挖掘和活化地域文化資源,聚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迪慶州作為“三江并流”的核心腹地,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文化遺產。茶馬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在這里交流交融、繁衍生息,孕育了唐卡、黑陶、藏香等多種非遺技藝,是多民族文化和諧共存、獨具地域與民族特色的文化區,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典型代表。 一是深度挖掘迪慶州濃墨重彩的紅色基因。大力挖掘、整理、開發迪慶紅色文化、紅色旅游資源,利用數字化、智慧化手段創新文物資源價值闡釋與展示利用,推動區域、跨區域的紅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建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等。廣泛開展集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黨史學習教育、脫貧攻堅感恩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等為一體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二是豐富文旅產品供給。立足“以節為媒、以節促游、以節引商”,推進壯大旅游市場主體,充分利用迪慶旅游如巴拉格宗“雪山音樂節”、梅里雪山弦子節、“生態迪慶·飛鳥天堂”冬季國際觀鳥節等節慶旅游示范品牌,弘揚特色民俗激發民族文化活力,持續創新香格里拉文化旅游新業態。在春節、藏歷新年、闊時節、火把節、二月八等民族節慶中加強“五個共同”宣傳教育,豐富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載體。 三是著力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堅決守住民族文化陣地,深度挖掘各民族優秀文化交融互鑒的歷史根脈,深度挖掘各民族優秀文化背后的民族團結故事,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體系,把尊重保護和弘揚各民族優秀文化與傳承建設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創意、生活體驗、健康養生、休閑娛樂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建設有效展示和傳播民族文化的平臺場館,開發“非遺+研學”“非遺+定制”等特色旅游產品和路線。 四、加快旅游服務質量提升步伐,共商共建共享文旅共同體 堅持以游客為中心,以全域旅游為方向,以景區建設為重點,以產業融合為手段,堅持以旅為媒、以旅促融,不斷提升迪慶旅游市場服務品位品質,推動各民族共商共建共享文旅共同體。 一是夯實迪慶文旅發展基礎。加快推進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以麗香鐵路開通為契機,加快建設包括高速公路、民用機場、高鐵在內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加快補齊全州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交通短板。實施好景區景點提質升級和旅游配套設施重點項目,推廣特色民宿建設經驗,快速推進全州旅游基礎設施和智慧旅游服務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完善全域旅游配套服務設施。 二是精心打造迪慶文旅品牌。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多彩的民族文化、淳樸的民風民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堅持高質量發展文旅產業,構建世界的“香格里拉”旅游形象體系,擦亮世界的“香格里拉”金字招牌。持續辦好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旅游節,打造香格里拉端午賽馬節以及德欽格薩爾射箭節、弩王爭霸賽等系列活動品牌。 三是持續提升旅游市場服務質量。要按照全域旅游、全時旅游、全要素旅游的要求,強化對旅游從業人員能力提升培訓和全民旅游服務培訓,滿足消費者高品質、多樣化需求,選樹優質服務標桿。抓好高水平的宣傳引流行動,積極推進全媒體協同營銷,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迪慶文旅新媒體運營。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及旅游服務標準體系,進一步規范文旅市場秩序,嚴厲打擊不合理低價游、強制購物等違法違規行為。 (迪慶州廣播電視局 余文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