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欽縣拖頂鄉中藥材種植基地見到旺堆時,他面龐黝黑、衣著樸素,一個典型的農家漢子模樣,但在德欽縣的鄉野間,這個名字卻格外響亮——20多年來,他從扛起家庭重擔的農家子弟,到走南闖北的藥材商人,再到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鄉村振興帶頭人。 用沾滿泥土的雙手,在土地上書寫出動人的鄉村振興故事。 高中畢業后,旺堆因家庭經濟困難開始務農、跑貨車。在與四川、安徽等地藥材收購商的交往中他萌生了進入藥材行業的念頭。2008年,父親離世后他毅然挑起了家庭與事業的雙重擔子。在與當地農戶打交道的過程中,他敏銳發現:德欽縣當地的中藥材供不應求,要是能掌握種植技術,帶著鄉親們一起種好藥材肯定能賣上好價錢。這個念頭如種子般在他心底生根,隨后他轉變身份開始研究藥材種植,常蹲在田埂邊觀察藥材長勢,遇到難題就向農技專家請教。他還注冊了專業合作社,開啟了規?;l展中藥材種植的征程。 “我不是生意人,只是科技員和鄉親們的牽線人?!边@句常掛在旺堆嘴邊的話,道出了他的初心。2013年他成立了德欽縣拖頂鄉珠巴洛河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為破解農戶“缺技術”的困境,公司不僅免費發放種苗、開展田間培訓,還在2024年與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和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開展院企合作,啟動了“蕓白3號原原種育種示范”項目,建立了多個示范基地。 當霞若鄉各么茸村拖巴村民小組村民發現豆苗突發病害時,旺堆連夜聯系省農科院專家,帶著藥劑挨家挨戶上門指導防治。70多歲的村民扎史農布對此感受深切:“他不光送苗送豆桿,還帶省農科院的老師來地里手把手教,連銷路都幫我們對接好了!”去年,老人種了1畝多白蕓豆收入3000多元,今年他擴種到10多畝,滿心期待著豐收。 德欽縣拖頂鄉珠巴洛河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注重科技、強基固本、健康發展、惠農富民”為宗旨,采用“公司+農戶+基地”的形式,在德欽縣拖頂鄉、霞若鄉多地與農戶合作種植中藥材和白蕓豆。截至2024年末,公司中藥材種植面積達529畝,白蕓豆種植面積達526畝,公司還發展了蜜蜂養殖業。2024年,公司總資產達1400萬元,銷售收入近500萬元,帶動329戶農戶增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2025年,旺堆的公司與霞若鄉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依托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的“蕓白豆3號”栽培技術和種源資源優勢,結合迪慶州農業科學研究院的糧經協同工作在各么茸村打造374畝白蕓豆良種+中藥材套種基地;與霞若鄉珠巴龍頭經濟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40.11畝土地流轉合同,建設“蕓白豆3號”原種生產基地。公司還計劃建設50畝道地中藥材育苗基地和5畝“蕓白豆3號”組培苗生產煉苗遮陽棚。這些計劃的實施,將進一步帶動當地農戶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作為鄉村振興帶頭人,要把科技帶到地里,帶著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碑斚﹃柭舆^珠巴洛河谷,旺堆站在藥材地里,看著農戶們拔除雜草的身影高興地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