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田間開展技術指導。 本報訊 (通訊員 何麗榮 文/圖) 2025年,隴川縣戶撒鄉烤煙產業在鄉黨委的精準引領下逆勢突圍,總產值達8663.67萬元,穩居全鄉主導產業核心地位,成功構建起農戶增收、稅收增長、集體增效的多贏格局,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支部領航,促農增收。鄉黨委將烤煙產業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載體,組織11個行政村黨支部成立烤煙種植攻堅組,黨員結對幫扶煙農。全年惠及煙農1610戶,戶均收入5.38萬元。煙葉成為群眾“致富葉”。 產業興旺,財稅提質。鄉黨委堅持“產業興鄉、財稅強縣”理念,將黨組織建設與產業發展同部署、同推進。2025年,烤煙產業上繳煙葉稅1906萬元,為全縣稅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這些稅收反哺用于鄉村道路硬化、黨群服務中心升級等民生工程,形成“黨建強產業、產業促發展”的良性循環。 盤活資源,集體增效。針對部分烤房設備陳舊的問題,鄉黨委牽頭協調資金實施標準化改造。各村黨支部推行“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對升級后的烤煙房進行統一管理。2025年,11個行政村通過烤房出租獲得集體經濟收益27.615萬元,變“沉睡資源”為“增收活水”。 延伸鏈條,服務升級。在鄉黨委的引領下,戶撒眾聯農業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創新推出“育苗+煙夾租賃+烤房閑置期再利用”全鏈條服務模式。依托朗光村等5個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項目,投入200萬元采購煙夾12.5萬套,采取“委托代管租賃+村集體分紅”模式,為煙農節省成本18.75萬元,實現設備租賃收益15萬元,多維激活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黨員下沉,技術護航。面對初春寒霜、盛夏干旱等挑戰,鄉黨委組建“烤煙技術黨員服務隊”,農業技術黨員下沉一線提供“保姆式”服務。從育苗移栽的精準指導到田間管理的科學施策,從烘烤技術的精細培訓到分級扎把的標準規范,黨員服務隊全程護航產業發展。同時,打出政策“組合拳”,創新推行“11月育苗、1月移栽、6月底采烤結束”模式,化解糧煙爭時矛盾;嚴格執行基本煙田保護制度,由黨員帶頭推廣泡水備耕技術,將煙稻輪作面積擴大至8000畝以上,持續改善土壤肥力,筑牢豐收基礎。 鄉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黨建+產業”融合模式,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聚焦烤煙產業提質增效,深化規模化種植優勢,優化烤房及農業設備運營管理,拓展集體經濟增收路徑,讓這片金色煙田持續孕育豐收希望,為農戶增收、集體增效、地方發展提供更堅實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