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面對嚴峻防汛形勢,全市上下迅速行動,緊盯關鍵環節,爭分奪秒、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搶險救援工作,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措施,統籌調配好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全力構筑防汛搶險救援堅固防線。目前,我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5次,成功應對7輪強降雨,累計下沉干部28795人次,轉移群眾3369人次,共設集中安置點10個,安置受災群眾282人,全市實現因災人員零傷亡目標。 監測數據顯示,5月1日至8月10日,全市平均降雨量809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多163毫米,較去年同期偏多135毫米。特別是8月6日至8日第七輪強降雨期間,臨滄主城區橄欖坡站出現60.2毫米的短時強降雨,突破臨滄主城區小時雨量歷史最高紀錄;滄源勐角鄉翁丁村最大日降雨量86.8毫米成全市單日極值。 面對多次持續降雨帶來的防汛嚴峻形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壓實責任。各級黨委、政府嚴格落實防汛救災主體責任和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抗旱各項責任制,印發年度防汛抗旱工作要點并公示責任人名單,確保責任到崗到人。嚴格執行防汛聯合值班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市政府領導常態帶班入駐市防辦指揮調度,初步建立起市、縣、鄉、村、組五級防汛值班制度。加強會商調度,市級領導防汛調度17次,市防辦調度14次。 汛前汛中隱患排查到位,緊盯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庫出險、山洪地質災害和城鄉內澇四類重點風險,聚焦河口、溝口、臨山臨坡的村鎮居民點、在建工地、景區景點、養老院等重點部位、薄弱環節排查整改,確保對各類風險隱患排查無死角、全覆蓋。市級行業部門汛前包保督導檢查發現整改問題隱患301個。 以“演”筑防,以“練”備戰。通過宣傳、演練等方式提升廣大干部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有效提高減災救災能力,確保在險情來臨時能迅速反應,高效應對處置各類險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全市各級開展防汛宣傳培訓408場次,覆蓋8.6萬余人次,開展演練8348場次,參與人次達35.5萬余人。 加強物資儲備,科技賦能加強預警。全市共儲備價值約421.72萬元的防汛物資,立足“三斷”等極端情況扎實做好搶險救援準備,配備衛星電話109部、應急通信終端239臺,實現市縣鄉三級全覆蓋。 堅決把轉移避險作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嚴格落實“1262”機制和“四個一律”要求,打通轉移避險“最后一公里”。 (融媒體記者 程江 王宏斌 通訊員 李光耀 編輯 鄧紅梅 審核 馮永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