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盡其才,是人才工作的最終落腳點。近年來,水富市秉持“人才第一資源”理念,將人才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推動水富經濟社會發展。邵女坪國際旅游度假區2024年5月1日楊嬌攝“五一假期,我來登了天梯,體驗感很好。國慶節又來邵女坪體驗‘水水巔峰會’,很對年輕人的味兒。下次還想去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轉一轉。”一名來自四川的年輕游客興奮地說道。近年來,水富市鼓勵本土企業發展本土旅游業,水富發展集團組織20名人才成立青云公司,專職挖掘開發本土旅游資源。目前已打造五星級酒店1家、聯合民宿1家、新興景點1個、本土旅游線路2條、農產品銷售平臺1個各村(社區)成立30個村集體經濟公司,培育60名領頭雁、6名鄉村CEO。截至今年9月底,已實現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1131萬元、村均44.36萬元。其中,1名鄉村CEO獲評云南省“創業之星”、2名鄉村CEO入選云南省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支持項目。云天化中學學子劍橋微留學行8月10日云天化中學攝“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六月的微風中,英國劍橋大學的校園里,云天化中學的學子們正在齊誦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五年來,水富市引進緊缺學科教師144名,鼓勵支持46名教師完成學歷提升,深入實施師德師風“六個嚴禁”和“五個一”工程、全面開展教學科研、推進學區制改革,建強師資隊伍,組建“一套教育常規管理制度”“一個遠程巡課系統”“三個同城教研聯盟”“四級教研管理網格”,開辟“微留學”、特色課堂等項目,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云南省優秀教師、清華大學生源中學、北京大學喜報等榮譽紛至沓來。水富市以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契機,圍繞實施“擴能升級、內培外引、互促共融、通江達海”四大工程,助推水富港“四個一流”建設,組織專家學者和高技能人才研究制定《水富港總體規劃》。目前已建成“一港三區”5個1000噸級(洪水期兼顧3000噸級)泊位、進港專用公路、物流園區后方陸域堆場和鐵路專用線。以傳統產業升級為依托,不斷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持續做好“雙招雙引”、要素保障、項目投資、營商環境優化,集聚各類人才3800余名,創建產業創新載體10個,聚集規上工業企業19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家、高新企業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家,有效運行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2家。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規上企業已實現工業產值71.46億元,工業經濟跑出“加速度”。新壽仙鹿山天梯上,絡繹不絕的游客登頂俯瞰金沙江一隅美景教室里,莘莘學子正通過遠程課堂聆聽教師的諄諄教誨水富港中嘴作業區,一艘貨輪剛剛靠岸準備卸貨云南水富經濟技術開發區,專家人才們正在實驗室里做新品研發的最后驗證······他們正在為水富經濟社會發展賦能。來源:市委人才辦編輯:李濤審核:熊朝松終審:鄧旭娟 閱讀原文:https://appsf.ccwb.cn/news/202410/20241022082647J27XVK.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