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模式”:彰顯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 在永春鄉拉河柱村采訪時,支部書記和永蘭告訴記者:“縣委出臺《村“兩委”班子工作規則》以來,鄉黨委從實際出發提出了貫徹意見。按照上級黨委的工作要求,我們村建立健全了議事制度、決策制度、村務公開制度等12項規章制度,規范了村“兩委”工作關系,加強了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凡是重大村務,我們都按照制度召開“兩委“會議集體研究決定,做到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切實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貫徹好、落實好,讓上級放心,使群眾滿意。” 和永蘭的話反映出維西縣出臺《“兩委”班子工作規則》以來村“兩委”工作發生的深刻變化。針對村“兩委”工作中存在的職能不清、職責不明、辦事程序不規范等問題,維西縣委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黨章》、《村民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實際研究出臺了《村“兩委”工作規則》,明確了村“兩委”的工作職責、任務,規范了議事規則、決策方式、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用制度規范了村“兩委”工作關系,用制度保障了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用制度激勵廣大黨員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這項制度為解決村“兩委”工作中存在的“兩委”班子工作協調難、支部作用發揮難等問題提供了制度保障。它的貫徹落實極大地加強了基層組織建設,夯實了黨的執政基礎,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五項措施”: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 塔城村黨支部建立了黨員互助基金制度。這一制度使困難黨員長期得到組織關懷,黨組織的凝聚力得到不斷增強。保和鎮南路社區建立了關注民情,連接民心,服務群眾的《十二本帳》,社區黨組織成為推動社區各項建設,促進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的堅強的戰斗堡壘。 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汲取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鮮活經驗,維西縣采取五項措施,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一是建立了黨員互助基金制度,每年4月為縣直機關和鄉鎮干部為農村困難黨員募捐月。2007年,維西縣兌現了70歲以上農村困難黨員關愛資金,對16位生活困難黨員進行救助。建立了縣鄉村三級黨員服務中心、服務站,及時為困難黨員提供幫助;二是結合開展邊疆黨建長廊活動,建設黨建示范點,充分發揮典型引路效應。在確定省、州兩級7個黨建示范點的基礎上,維西縣建立了縣鄉兩級30個黨建示范點,制定了實施方案,明確了示范點創建目標、任務,建立領導干部聯系示范點制度,加強了對示范點的領導,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充分發揮示范點典型引路的作用;三是加強村級黨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積極爭取資金,加大投入,加強村級黨組織陣地建設,2007年以來,改擴建村級黨組織活動場所82個,其中,新建28個、改造54個,基本配齊了村黨組織活動場所設備、圖書資料;四是以實施邊疆黨建長廊建設為契機,建立結對聯系制度,加大干部培訓力度。維西縣與昆明市西山區簽訂了《邊疆黨建長廊對抗聯系框架協議》,西山區為維西縣基層黨建工作提供陣地建設、信息化建設、干部培訓交流等支持。2007年,按照協議,維西縣累計安排22名基層干部到昆明等地交流培訓;五是加強機關黨建工作,提高基關黨建工作水平。結合縣直機關的特點,維西縣以實施“云嶺先鋒工程”為載體,建立黨員示范崗,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制度化、經常化,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新機制煥發黨建工作新活力,先鋒的旗幟在“三江明珠”高高飄揚。在各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維西縣各族人民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三江明珠”維西呈現出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