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開始,公司把發展重點放在生物產業上,籌措120多萬元資金建設了綠色食品加工廠,目前,新廠房和新設備投入使用,公司新招聘了6名員工,聘請了2名技術顧問。公司與云南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達成研究開發生物產品協議,共同開發維西豐富的生物資源,實現了產學研結合,增加產品科技含量,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研發出糯山藥干片、香格里拉硬蜜等一系列適銷對路、前景廣闊的名特優產品。 大鵬一日憑風舉,扶搖直上九萬里。有誰能夠想到,經過精心加工兩個工藝的核桃產品在上海市場上售價高達28元。然而,這在綜合貿易公司卻是事實。通過深加工的清水羊肚菌、糯山藥干片等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綜合貿易公司與科研院所合作開發的糯山藥干片、野生天麻、野生松茸、香格里拉硬蜜、清水羊肚菌等20個有機食品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據公司負責人介紹,綜合貿易公司的產品擁有廣闊的市場,目前,產品主要銷往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公司生產的產品供不應求。 “近兩年來,我們家每年交給公司的糯山藥都在800公斤以上,每年實現收入6400多元,種糯山藥使我們家擺脫了貧困。”永春鄉拉河柱村麻迪村民小組糯山藥種植戶老蜂告訴記者。像老蜂家一樣,廣大農民在發展特色農業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綜合貿易公司的發展加快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進程,帶動了農民增收。據統計,近兩年來,公司收購蜂蜜30多噸,支付現金120多萬元;以每公斤8元的價格收購糯山藥140噸。在公司的拉動下,維西縣糯山藥等特色農產品價格飆升,糯山藥每公斤從2006年的2元上升到今年的8元,蜂蜜從2006年的每公斤15元上升到今年的50元,特色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加快了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今年上半年,公司收購秦艽132噸,支付現金327萬元,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綜合貿易公司首家入駐香格里拉維西生物產業園區,創建了中藥材試驗園區,斥資近180萬元建立了15畝白芨繁育基地、180畝當歸基地和100畝秦艽基地。農民既能在出租土地上獲得收入,又能通過為公司務工增加經濟收入,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了就地轉移。 改革成功的又一重要標志是國有資產得到保值增值,據統計,公司于2006年還清了欠債,到今年6月底,綜合貿易公司新增資產額達到1200多萬元。職工是改革的推動者和改革成果的最大受益者,公司的繁榮給職工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綜合貿易公司職工最低月工資1500元。老職工和根高興地說,現在,我們的收入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每月工資1500元,公司還給我們繳納“三金”,每年都可以按股分紅。 綜合貿易公司被列為國家重點扶貧龍頭企業、全國鄉鎮企業創名牌重點企業、迪慶州重點龍頭企業,公司生產的產品獲“中國市場放心食品”榮譽,張學軍獲“迪慶州優秀企業家”榮譽。(楊洪程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