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國內經濟發展減緩,企業經營困難,市場需求萎縮,面對嚴峻的經濟金融形勢,在農發行云南省分行、州委和州政府的領導下,農發行迪慶州分行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進取、真抓實干、業務經營穩步發展, 進一步營造了和諧有序的內外部環境,全年未出現安全責任事故和發現重大經濟、刑事案件,七項考核指標呈現良好態勢。人均利潤、資產利潤率、人均存款明顯增加;收入成本率明顯下降,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比例繼續保持零增長;人均中間業務收入大幅提高,各項貸款余額以及利潤均創建行以來的最好水平,實現了年初預定目標,為迪慶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認清形勢,明確2009年工作要求和目標任務 (一)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學習貫徹省分行全省分支行行長會議和州委州政府有關會議精神,堅持促發展、防風險、抓改革、強管理、求創新、增效益、建和諧,努力做到科學發展有新認識、信貸支農有新突破、經營機制有新完善、基礎管理有新加強、隊伍建設有新提高,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經營管理考核目標任務,為迪慶新農村建設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工作目標和任務:一是信貸業務方面,加大信貸支農力度,全年貸款增長比例在20%以上,力爭年末貸款余額突破7.5億元,逐步實現信貸結構科學合理。二是存款業務方面,各類存款比去年同期增長20%。三是中間業務方面,逐步拓寬業務范圍, 確保全年中間業務收入達到22萬元。四是不良貸款方面, 不良貸款繼續保持零增長。五是經營效益方面,資產利潤率明顯提高,成本利潤率明顯下降,各項財務指標力爭達到省分行確定的目標值。六是內部管理方面,堅持改革創新,加強精細化管理,基礎管理不斷加強,工作質量穩步提升。七是隊伍建設方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員工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深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力保“無經濟案件、無刑事案件、無重大責任事故、無嚴重違規違紀行為”目標的實現。 (三)經營的思路和策略。根據迪慶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和總分行信貸政策要求,我行的經營思路是“一保、四并重、四突出、一擇優”:即保證糧油購銷儲的信貸資金供應;在經營項目上,非經營性貸款與經營性貸款并重,突出非經營性貸款,特別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和農業開發貸款;在貸款期限選擇上,中長期貸款與短期貸款并重,突出中長期貸款;在有效發展上,加快發展與風險防控并重,突出控制增量不良貸款;在經營管理上,要做到業務發展與內部管理并重,突出基礎管理和基層行改革,特別是把今年作為“管理年”,狠抓基礎工作和基層行改革,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擇優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及中小企業。今年經營策略是:在“早、好、實”上下功夫,努力實現信貸支農的開門紅,上半年基本完成省分行下達的貸款計劃,確保信貸支農取得扎扎實實的新進展;存款、中間業務、銀行卡、網銀、票據業務的發展要與貸款業務同營銷、同落實,做到謀劃早、行動快、措施實、效果好。 二、突出重點,加大信貸支農力度,提高服務“三農”的能力 (一)樹立“大糧食”觀念,把糧油信貸業務做好做強。確保糧油收儲企業政策性信貸資金及時足額供應,力保糧油企業經營性信貸資金供應,為迪慶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發揮應有的作用。各行、部要進一步牢固樹立糧油購銷儲業務是農發行的傳統業務、基礎業務和主體業務的意識,決不允許因農發行的原因出現農民賣糧難的問題。一是做好糧油的購銷儲信貸業務,大力支持糧食企業擴大收購,做大調銷和輪換增儲,促進糧油企業做好做強。要注意抓好準政策性糧油收購信貸工作,按照“保收購、保優質企業、不保劣質企業”的原則,區別對待、擇優扶持,優先支持資信好的涉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糧油加工企業,擇優支持購銷企業,對風險承受能力強的非國有購銷企業也要積極支持。對企業按市場價自主收購的糧食,要督促企業加快銷售,及時收貸收息。二是努力拓展涉糧商業性貸款業務。要加大涉糧企業的營銷力度,做好糧油加工業、畜牧養殖業、酒業等行業的營銷工作。三是以農業科技貸款為營銷突破口,著力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努力營銷農業種植業、林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農業生產資料生產技術改造、農業機械設備制造等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與產業化項目,特別是要重點支持農作物種子繁育、環保型肥料與農藥、綠色能源開發和利用、節水農業等領域。四是要積極做好全國糧食清倉查庫工作,各行、部要按照國務院部署和省分行、州分行的統一要求,認真履行職責,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做到銀企賬實一致、庫貸相符。一季度要做好自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二)突出重點,大力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開發。一是鞏固和擴大銀政、銀企合作成果,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對那些符合擴大內需政策導向、政府關切、有財政資金配套的項目要重點支持,主要是農田水利、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農村飲水工程、農村路網電網信息網、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尤其是農產品批發市場)、農業機械、農村教育、衛生、環保,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和標準化建設、縣鄉衛生院所建設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開發。二是重點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能夠確保還本付息有效益的項目,對重點優質項目,特別是財政資金配套項目,要及時跟進,積極介入,實現信貸業務的有效發展。三是非經營性貸款要認真貫徹執行總行《非經營性項目貸款操作指引(試行)》,繼續做好與政府的項目合作。要把支持新的項目與存量貸款管理及到期收回掛鉤。 (三)擇優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優質商業性儲備以及中小企業。在注重支持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的同時,還要扶持好農村、農業中小企業發展。一是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擇優扶持、嚴控風險的原則,維護好已有的優質客戶,審慎發展新客戶;優先支持州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國家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扶持的項目;依托產業優勢,把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作為營銷的重點,擇優支持具有深加工潛力的農業產業。二是加大農副產品,農業生產資料等倉儲、物流、配送和購銷的支持力度,通過支持超市、連鎖經營等各類流通企業,做好工業品下鄉,農副產品儲運、配送、購銷及農機具、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經銷,以促進農村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三是按照“扶優限劣、優中選優”的原則,積極支持市場前景好、成長性好、信用狀況好、社會效益好的各類農業中小企業。農業中小企業要落實企業主或主要股東個人有效財產抵質押,對于基本情況較好、成長性強、信用度高、有市場競爭力但暫時出現困難的開戶企業視情況繼續予以支持。 (四)抓好營銷服務,不斷拓寬信貸支持領域。一是努力做到支持農業領域全覆蓋,全面推進,強化我行在農村金融中的骨干作用。按照農發行保證支持、重點支持和限制支持的信貸政策指引,凡是符合有效發展要求的業務領域都要積極穩妥地營銷拓展,努力把符合農發行信貸業務范圍的客戶,都列入支持序列。二是搞好業務發展規劃,突出特色、各有側重、因地制宜加強貸款項目的營銷管理。要根據全州總體情況和各縣具體情況,一地一策做好產業、行業、區域布局。在繼續支持好現有項目的同時,加大農村能源和旅游景區建設等的支持,從而實現信貸業務的持續穩健發展。三是改進客戶服務工作,為信貸領域的拓展創造條件。加強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國際國內大宗農產品市場、產業行業的信息收集分析發布工作,既為經營決策提供依據,又為客戶提供信息咨詢服務。研究推行大型農用生產設備、林權、荒地使用權、應收賬款、倉單、可轉讓股權、專利權等用于貸款抵質押,提高客戶擔保能力。 同時,要優化信貸資源配置,提高信貸資金效益,全力抓好資金組織和中間業務;加強信貸管理,有效防范化解貸款風險;改善結算服務,提高財會管理水平,努力實現全行又好又快發展,為支持迪慶新農村建設再創佳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