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
倉覺村“四群”教育工作組自3月份以來,幾乎每天堅持進村入戶,到田間地頭訪民情 、釋民惑、解民憂,了解掌握當地基本情況,切實解決了很多困難群眾的實際問題,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引起了較好的反響。特別是五境鄉倉覺村“四群”教育工作組在了解到倉覺村民小組困難戶香農一家母子倆因為身患殘疾,生活條件艱苦,無力修建畜圈后,工作組籌集7000多元資金,加上工作組成員自發捐助的2200元錢,共計9700元,幫助香農母子修建畜圈和圍墻,改善她家生產生活條件的善舉,受到了倉覺村民小組的一致好評。 抓好農牧民培訓工作,夯實增收基礎 為進一步提高農牧民的家畜養殖和果蔬種植技術,增加百姓收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3月5至6日,由州勞動力市場培訓中心、江東村委會和江東村“四群”教育、“促跨越”活動暨新農村建設工作組組織,尼西鄉江東村家畜養殖和果蔬種植培訓班成功舉辦。 農牧民對參與培訓班熱情高漲,全村7個村民小組,共計187人參加了培訓。技術人員通過實地操作等方式從核桃樹嫁接、果蔬種植、牲畜養殖等內容進行了授課,并與養殖戶互動交談,對養殖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現場回答。江東村“四群”暨新農村工作組還結合本次培訓內容就新形勢下的農牧民如何轉變觀念,加快致富步伐和“四群”工作的目的、要求等向群眾作了講解。此次培訓會為該鄉農牧民進一步抓好家畜養殖和果蔬種植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培訓會為該鄉扎實開展好“四群”教育、“促跨越”活動暨新農村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 迎難而上,排查矛盾 州級重點建設項目小中甸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后,聯合村作為工程建設的核心區域,涉及庫區移民搬遷等問題,矛盾糾紛及隱患較多。 3月正是春耕備耕時節,農牧民白天忙于農活,工作組就利用晚上的休息時間深入全村21個村民小組調研走訪,召集附近的老百姓一起聊家常、談生產。工作組將排查調解矛盾糾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作為重點工作,以村兩委工作人員為主導力量,“四群”工作人員搞好配合、服務,圍繞庫區移民、土地復墾及林改工作遺留問題開展了矛盾排查化解及惠民政策宣講工作,完成了庫區復墾地核實、布普村民小組群眾利益糾紛勸解等工作任務。 積極做好穩定宣傳工作 初春的3月,五境鄉霞珠村“四群”工作組來到霞珠社開展“四群”教育、促跨越聯歡大會。聯歡會上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通過籃球賽和拔河比賽,使大家在忙碌勞作之余得到了身心的全面放松。唱歌、跳舞加強了干部與群眾的溝通和交流,增進了大家的友誼和情感,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講解《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法》、《勞動法》等婦女權益保障、家庭婚姻等方面的法律知識,提高了廣大婦女們的法律素質和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的意識。深入村、社,深入農家,宣傳《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條例》,為群眾現場解答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權益、遏制家庭暴力、建設幸福家庭等方面的問題,共同探討和交流生產生活,著手烤煙房建設、種植烤煙的前期準備工作。讓廣大群眾加深了對法律的認識和了解,對建設美麗和諧的家鄉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整治江岸堤,筑牢生命之堤 福庫村江岸堤被稱為保護福庫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生命之堤”,涉及著三個村民小組2000多人近2000畝基本農田的安危。福庫村江岸干堤屬特殊的土質結構,加上大多數地段年久失修,堤身單薄,頻繁的水災成了福庫村的心腹之患。1998年、2005年長江特大洪水,再次給上江鄉福庫村敲響了警鐘,江岸堤的加固整治,刻不容緩!僅1998年至今,福庫村興勝壩全流域遭受特大洪水侵襲,水土流失過百畝。州委、州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并給予大力支持,解決了200多萬元的江岸防護堤建設資金。3月13日開始上江鄉福庫村江岸防護堤正式開工加緊建設。此項工程成為了上江鄉“四群”教育活動中的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工程將在今年訊期到來之前建成。工程建成后將徹底改變三個村民小組連年受洪水威脅的局面,極大地改善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易地扶貧搬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香格里拉縣發改局工作隊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擬將因地基深陷,導致房屋開裂的三壩鄉哈巴村蘭家社磨房坪子78戶農戶實行易地扶貧搬遷試點,進行就近搬遷安置,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縣發改局爭取到2011年中央預算內資金330萬元和省級配套資金17萬元,共347萬元。通過項目建設,新建引水溝渠12公里,架設管道10公里,50m3、1m3水池各一個。新建公路7公里,其中彈石路3公里,安裝太陽能78套。(香格里拉縣“四群”辦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