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八項規定的實施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為人民謀求幸福、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然而,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黨員干部淡化了節儉意識、助長了浪費之風。有的認為,勤儉節約是過去艱苦歲月的特殊要求,現在提倡這個過時了;有的認為,是否節約是個人私事,只要“不差錢”,奢侈幾回沒什么大不了;更有的認為,時下國家提倡拉動消費,即使浪費一些,也是為經濟建設作貢獻,這些觀念無疑都是錯誤的。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人一年的口糧。在面對滿桌剩下的菜肴,即將被倒進泔水桶時,我們是否想到,因為有了這些浪費,就有很多人生存在溫飽線以下,過著艱辛的生活。 建黨以來,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年代,厲行節約的優良作風,始終是我們黨凝聚黨心民心的一面旗幟,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紐帶。 通過深刻領會中央八項規定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重要批示精神,不難看出,全國對杜絕公款浪費的決心和厲行勤儉節約的信心。厲行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的風尚正在全國傳遞,通過各級傳達“遏制舌尖上的浪費”的思想,宣傳文明餐桌禮儀、倡導節約用餐行為、普及科學膳食知識、打造文明健康的餐飲文化,樹立“理性消費,文明用餐”的良好風尚,相信“浪費邪能量”終究壓不過“節約正能量”。 中央八項規定的新要求,反映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呼聲和愿望,表明了中央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體現了中央關心群眾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為民情懷。我們要充分認識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應該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全民行動,推行“光盤”,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務必從現在抓起,才能讓人民群眾從良好的風氣中感受到新變化、新氣象。只有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節約理念,堅持移風易俗,文明過節,才能杜絕各種鋪張浪費行為。古人說:“惟儉足以養廉”,今天,我們反對鋪張浪費,不僅是因為我們的國力還遠未達到富裕、我們的發展還在艱難爬坡,更因為勤儉節約是我們黨彌足珍貴的傳統,是我們建設國家的根本方針,是任何時候都不可丟棄的傳家寶。(和志剛) |
87948f73-3b83-4755-88ad-44ad4737902d.jpg)
8af30dcf-bdf8-48e7-8684-75b1f9cf467d.jpg)

ffc26b77-04af-4fa5-b4a8-1080ab26b2a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