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第24期 3月31日,州委召開常委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蘭考縣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的講話精神,學習貫徹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暨督導組長會議精神,聽取全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展情況匯報。 州委書記張登亮強調,要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教育實踐活動的各項要求,保障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有特色,具體工作中要切實做到“六抓”,即抓學習提高認識,抓聚焦查找問題,抓整改建章立制,抓結合推動發展,抓典型推動活動,抓督導不走過場。省委第十五督導組常務副組長張紅蘋出席會議并要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進全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強化規定動作的落實,強化學習環節,強化立行立改,強化開展活動與維護穩定的結合。 迪慶出臺規范干部職工辦理婚喪喜慶事宜規定?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迪慶州突出立行立改,切實采取措施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針對干部群眾反映一些黨員、干部不顧自己的身份和形象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講排場、比闊氣,到處打招呼、下請柬,動用豪車、招搖過市,大擺宴席、奢侈浪費,有的甚至利用職權和地位形成的影響,利用辦理婚喪喜慶事宜的機會,借機斂財等問題,迪慶州委及時派出由州紀委、州委組織部組成的調研組,深入了解情況、征求意見。在充分醞釀研究的基礎上,4月1日,迪慶州委出臺《關于規范干部職工辦理婚喪喜慶事宜的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就婚喪喜慶事宜作出嚴格規定。 《規定》明確,干部職工辦理婚喪喜慶事宜,是指干部職工主持操辦的本人及配偶、子女、父母的婚喪嫁娶事宜。《規定》要求:一是嚴禁舉辦喬遷新居、職務晉升、工作調動、開業慶典、生日壽誕、干部離退休、立墓碑、除服以及子女生育、滿月、周歲、升學、參軍、就業等客事。二是操辦婚嫁事宜,必須嚴格控制宴請人數,婚嫁雙方分別辦理宴席的,單方宴請總人數(含相幫人員)不得超過500人(50桌);婚嫁雙方合辦宴席的,雙方宴請總人數(含相幫人員)不得超過600人(60桌)。三是對辦理婚喪喜慶事宜的行為作出了“嚴禁利用職權或職務影響大操大辦、借機斂財”、“嚴禁借婚喪喜慶事宜收受與行使職權有關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單位、個人的禮金、禮品、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嚴禁收受、索取管理和服務對象的財物,或者讓其承擔、報銷應由本人支付的費用”、“嚴禁分批次、多地點重復舉辦,或者采取事前預請、事后續請、分別宴請、化整為零的方式變相擴大宴請規模”等“十個嚴禁”的規定。四是對參與婚喪喜慶事宜的行為作出了“不準參加禁辦客事”、“不準以行賄為目的給婚喪喜慶事宜操辦者送錢物”、“不準用公款送禮,或者用公車、公物幫助參與操辦”、“不準擅自放假和影響正常公務活動、機關工作秩序”等“八個不準”的規定。五是規定干部職工辦理婚喪喜慶事宜中需宴請的,必須按照《規定》中的審核審批程序經有關領導審核審批后,按干部管理權限向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部門報告備案,并簽訂廉潔承諾,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將報告情況存入領導干部廉政檔案。 《規定》要求,辦理婚喪喜慶事宜不按程序審核審批、不按時報告、不如實報告、隱瞞不報,違反“十個嚴禁”、“八個不準”規定和操辦“禁辦客事”的,不僅要對當事人進行嚴肅處理,還要對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作出當年年度考核定為基本稱職或不稱職的處理。對疏于教育、管理和監督,導致管轄范圍內干部職工操辦婚喪喜慶事宜違反有關規定和操辦禁辦客事的,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追究相關領導的黨政紀責任。對因監督檢查不力,導致管轄范圍內干部職工操辦婚喪喜慶事宜違反有關規定和操辦禁辦客事的,追究紀檢監察派出機構和各單位紀委(紀檢組)相關領導的責任。 香格里拉縣緊密結合災區恢復重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香格里拉縣把“8.28、8.31”地震和“1.11”火災的災后恢復重建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深入災區、深入群眾、深入實際,有效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深入災區一線,服務好群眾。及時抽調420余名黨員干部,深入災區,與受災戶“一對一”結對開展工作,發放各項救災補助資金,排查糾紛化解矛盾,堅持做到上門服務和面對面服務,從災區群眾最急需解決的事情做起,拉近黨群距離,切實解決干群關系“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到地震受災的11個鄉鎮開展災后民房恢復重建和民房加固修復技術培訓;深入到每戶受災戶家中指導和幫助開展加固、拆除、重建工作;積極協調金融支持,給予重建戶每戶6萬元、中度戶每戶3萬元的基準利息貸款支持。向古城火災受災戶發放慰問金3000元和救助金1萬元;對19戶65人進行了集中過渡安置,向28戶無房戶發放生活用品及慰問補助;幫助170戶受災戶完成現場清理工作;“一對一”包保負責工作組人員耐心做好群眾心理疏導和情緒安撫工作,確保人心安定,維護大局穩定。 深入群眾,聽民聲、解民憂。“災區群眾的事,不管再小都是我們的事”。縣委常委班子帶頭深入地震災區和獨克宗古城火災災區,察看恢復重建工作進展情況,了解重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與受災群眾座談,傾聽群眾對恢復重建工作的意見建議,問計于民,問需于民,為古城恢復重建提供決策依據;恢復重建工作隊員到每戶受災戶家中走訪,手拉手與受災群眾拉家長、問冷暖、聽民聲,做群眾的貼心顧問。“一對一”工作人員則每天都保持與受災群眾的聯系,了解群眾的困難,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各級各部門結合“千促”工作,下派工作人員到災區,為群眾送去技術、送去服務、送去溫暖,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了解群眾的急苦,傾聽群眾的心聲,及時解決群眾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深入實際,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黨員干部深入災區、深入群眾,結合實際,結對搞好恢復重建,保持了黨同群眾的血肉相連,災區群眾對恢復重建工作的滿意度持續增高,逢人就說“共產黨員好”。截至目前,為地震災區群眾發放生活補助、取暖補貼、加固修復、恢復重建等方面資金12441.46萬元;地震輕度及中度受損戶10261戶已完成民房加固修復,并全部回遷入遷。需要拆除重建民房的680戶中,2戶已建完,3戶基本建完,193戶已拆除,217戶已動工。為古城火災下撥救災資金623.3萬元,全力配合州級完成古城群眾最關注的恢復重建規劃編制工作,積極研究制定恢復重建政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