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第29期 近日,州委副書記、州長黃政紅深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德欽縣奔子欄鎮和香格里拉縣、開發區開展隨機調研,指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在聯系點德欽縣奔子欄鎮,黃政紅深入尼姑寺、東竹林寺、水邊寺看望慰問寺院僧尼和駐寺工作組,詳細了解寺院震后恢復重建工作。黃政紅充分肯定了寺院廣大僧尼繼承和發揚愛國愛教、棄惡揚善、崇尚和諧、祈求和平的優良傳統,依法開展宗教活動,積極維護寺院和諧穩定各項工作。他說,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地震災區各寺院的恢復重建工作,已安排下撥了專項資金,目前各項恢復重建工作正穩步推進。他希望各寺院繼續發揚愛國愛教傳統,充分發揮在信教群眾中的積極作用,努力構建平安寺院、和諧寺院,為迪慶的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貢獻。對寺院恢復重建工作,黃政紅要求相關部門一定要做到有規劃、有項目、有落實、有質量,早日恢復寺院原有風貌。 在德欽縣奔子欄鎮日尼貢卡移民搬遷點、香格里拉縣尼西鄉幸福村。黃政紅指出,震后恢復重建工作是今年州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是縣、鄉兩級今年政府的首要任務,要把災后恢復重建工作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及“千促”活動結合起來,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切實提高干部的執政能力,一切要從小事做起,從細處著手,使災區面貌做到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他強調,災后恢復重建資金是“帶電的高壓線”,要嚴格按照相關財務制度,加強資金對撥付、使用、等各個環節的監管,做到每一分錢明明白白、每一筆帳干干凈凈,嚴禁各級各部門挪用、占用,對違反規定的干部一定要堅決查處決不姑息。 在香格里拉縣三壩鄉、香格里拉經濟開發區等地調研時,黃政紅先后察看了通村油路、東壩村基層組織和政權建設、東壩小學及哈巴村便民服務站。在與縣、鄉、村干部調研座談時,黃政紅詳細了解了三壩鄉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下一步的發展思路和舉措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在經濟開發區,黃政紅通過走訪企業和與開發區負責人座談,對目前制約開發區發展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和措施。 在調研中黃政紅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思路、改進作風,結合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查找“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敢于擔當、敢于負責,要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精神,把工作落實到行動上,切實為民辦實事、辦好事。 香格里拉縣級班子深入基層“接地氣” 近日,香格里拉縣縣級班子深入村組及聯系點,與當地農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訪民情,問民意,接地氣,扎實開展專題調研和民情訪談,以真聽、實改的態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縣委常委班子深入農村基層訪民情,問民意,同吃同住同勞動。“自帶行李,入駐農家,統一開伙,自掏伙食費,不給農家添麻煩,不給農家增負擔。”按照縣委常委班子深入農村基層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要求,香格里拉縣常委入住到白地村吳樹灣小組的農戶家中與農戶一起開展勞動,與群眾嘮家常、說農事,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直接到群眾中去聽取意見,體驗民情,了解民意,進一步拉近與群眾的距離。為傾聽群眾的聲音,深入基層的縣委常委班子占用傍晚休息時間,與三壩鄉領導班子、各村“三委”負責人、部分鄉人大代表、離退休老干部代表等20余人舉行民情懇談會,廣泛聽取基層黨員干部對縣委班子及成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建議,常委們在會上認真傾聽與會人員發言,認真詢問和記錄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縣委書記余勝祥還圍繞“如何當好農村黨總支(支部)書記和如何大排查、大掃除形式主義之弊、行為之垢”的課題,結合實際,給基層黨員干部上了一堂專題黨課。 縣政府班子深入聯系點 “三個一”活動抓好學習教育。開展一次集中調研走訪和聽取意見。縣政府領導班子深入到香格里拉縣虎山凹雪源谷綜合養殖有限公司、拉咱古文武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調研。進村入戶到古巴村民小組、虎跳峽街道居委會等地,訪民情、察民意、問民需、解民困、送溫暖,與大家促膝座談,詳細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開展民情懇談,真心實意聽取群眾意見。立即解決一個反映強烈的問題。針對群眾提出的碩都崗河虎跳峽段河道侵占猖獗,存在安全隱患的突出問題,縣長肖徐帶領政府班子成員實地查看侵占情況,現場研究安排工作,成立了以縣長肖徐為組長,縣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河道治理領導小組,及時組建工作組進一步深入實地調研,摸清河道侵占情況,7天內形成治理方案,由縣政府墊付500萬元河道治理工作啟動資金,提前開工治理,及時化解安全隱患。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果來解決問題,真正做到“身”入基層、“心”系群眾。上一堂黨課。落實“一把手”帶頭講黨課要求,縣長肖徐以《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加快香格里拉縣經濟社會發展》為題,給縣政府班子成員及虎跳峽鎮全體干部職工上了一堂黨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