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養優秀年輕干部作為事關長遠發展的一項戰略性任務來抓,從抓好教育培訓,強化實踐鍛煉,規范培養機制等方面入手,不斷研究新方法,探索新路子,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年輕干部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逐步成長并成熟起來,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現就如何選好、用好、管好年輕干部,做以下幾點建議: 抓好“培訓關”,提高理論素養。一是科學制定培訓內容。年輕干部普遍都是大專院校畢業,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水平,思想比較活躍,但存在政治理論功底不深、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不強等問題。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針對性地組織年輕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堅定年輕干部的政治方向,增強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二是不斷擴大培訓途徑。在普遍采用了黨校、行政院校培訓、高校民族班的同時,大力探索隨崗培訓、干部脫產輪訓、中青班等培訓模式,增加干部學習進步的機會。三是積極創新培訓方式。積極爭取省內高等院校在我州開辦各種專業研究生班,年輕的領導干部提搭建學習平臺;積極組織以政治理論素養、人文素養、把握當前社會熱點為主要內容的專題講座。 抓好“鍛煉關”,提高工作能力。一是強化鍛煉“壓擔子”。對年輕干部,可通過壓擔子,讓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經受考驗、增長才干。在矛盾集中突出的風口浪尖中接受鍛煉,在經濟建設第一線、急難險重的環境去增長見識、積累經驗。二是掛職鍛煉“促提高”。優秀年輕干部到上級機關、內地幫助單位進行掛職鍛煉,進一步拓寬年輕干部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下派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和企業掛職鍛煉,讓他們在產業建設一線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強躬行實踐能力和破解難題的能力。三是輪崗交流“增活力”。強化年輕干部交流輪崗,加強優秀年輕干部多崗位培養鍛煉、盤活干部資源、激發干部活力的一項重要舉措,對優化干部隊伍結構、提高干部工作能力,推進機關效能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抓好“制度關”,營造成長環境一是實施年輕干部訪談制度。結合實際形成了定期召開座談會和經常性談話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州委及各縣委都經常召開年輕干部座談會或者經驗交流會,對年輕干部隊伍各方面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提出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和途徑。同時,組織部門指定專人,負責定期與年輕干部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和掌握年輕干部的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工作中堅持“四個必談”即“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必談、工作出現失誤必談、提拔重用必談、與同事有隔閡摩擦必談”。二是完善年輕干部日常考核制度。為進一步規范年輕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堅持做到定期考核與跟蹤考核相結合。在對領導班子的年度考核中,重點對干部的年度思想狀況和工作表現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根據考核了解到的情況,對特別優秀的按照“優進劣汰”原則,適時將其列入擬提拔重用的后備干部庫,對表現一般的,及時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日常管理中,注重了解年輕干部的個性發展特點和各種表現情況,逐一記錄在案,真正做到心中有數,讓年輕干部隨時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關懷。三是建立年輕干部“傳幫帶”制度。為使年輕干部能夠快速進入工作角色,走出“三門”干部的束縛,認真做好對年輕干部的“傳幫帶”工作,將其融入到各個單位的黨建目標責任考核體系中去,真正把年輕干部的培養工作當做各級基層黨組織必須完成的一項政治任務。(州規劃? 局尹惠)? |